第20部分(第3/4 頁)
最終只篩選出八百多名合格者。加上趙氏原來的五百人,趙武終於湊足了一千三百人的“領主武裝”。
被挑選上的武士個個興高采烈,他們拿著新發的鎧甲與武器,興高采烈的尾隨師偃去授田,師偃將分配給他們耕作的土地,也將按照農村軍事單位,安排他們結伴而居。另一方面,被淘汰下來的武士們對此很不滿意,他們聚集在趙武的莊園,遲遲不肯離去。
在這時代,武士也屬於特權階層,他們是有資格一言不合當街殺人的低等貴族。他們不交納稅賦,只要隨時等待著,響應軍事集結的號召就行。現在,那些被淘汰的武士成為黎人(農夫)、國人(市民)、野人(沒有武士資格的城郊農民),他們不僅要交納各種賦稅,原先所享用的各種特權也取消了。
趙武對現在這種狀況早有所料,他翻開師偃記錄的名冊,指點著一個個名字,大聲說出他們淘汰的理由,而後緩和臉色,輕聲說:“我趙氏與別家不同,最近三五年內,我已經打算寬減農稅——你們都知道,我祖(祖爺爺趙衰)曾為趙國確立律法,制定了富國六策,我如今打算一一實施,其中,首先執行的就是:三年之內免除農稅,至於三年之後,我將情況予以減免。
此外就是刑律,武士當街殺人的特權在趙城不存在,今後武士過去的種種特權也將逐步改變,會讓武士階層變的更加親和,所以,身為武士,也不見得比諸位有更多榮耀……
好吧,我們直說吧,各位被淘汰都是有原因的,現在我安排諸位前去各地居住,為黎人,為國人,各位不願意,可以向我提出,我回頭向魏氏家主求情,請他重新容納各位,如何?”
一名被淘汰武士鼓足勇氣,大聲問:“家主,你剛才說的是真的嗎?如果趙城沒有農稅,或者此地可以安居——無論如何,我們被趙氏淘汰,回到魏家,面子上也沒有光彩,如果還有最後一條活路,我們寧願在此安居。”
趙武招招手,讓那名淘汰武士走到身邊,他微笑的說:“你可以去找附近百姓打聽打聽,在當們在山中伐木的時候,我趙城給庶民發放過多少福利——趙城雖小,雖然窮困,但對待領地屬民上,我自認為,不能算刻薄……”
ps:週一衝榜啊,懇請各位書友多多投票支援,拜謝了——今日三更,若投票多,則再加更一次。多謝書友支援!
第二十三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
趙武吸了口氣,感覺跟古人說這些,似乎多餘——他們能理解麼:“這樣吧,我給你一個彼此瞭解的時間——兩年,你在這裡居住兩年,兩年期滿後,你可以參加武士的複選,條件合格可以重新當武士,如果不合格,而你又覺得住在趙城不舒服,你可以向我提出,由我安排讓你去韓氏,或者重歸魏氏。
有兩年緩衝期,重歸魏氏也不錯,因為在這兩年,你們會從我趙氏學得一些運用器械的辦法,你們知道的,當初你們被贈送給趙氏,是用來換取器物的,我趙氏器物之精良,使得各家不得不送來一些人手交換。你們從我家學得本領,即使回到原來的魏家,想必魏家也不會小看你的,這種安排如何?”
那名武士回到人叢,這些人低聲商議了一番,決定接受趙武的建議。
這些人才走,智姬挽著袖子衝出了屋子,她急匆匆的問:“你的織場呢?前不久你託齊策送來兩塊布,那布比絲還柔滑,比錦還厚實,姐妹們很是喜愛,那織場在哪裡,這些日子過去了,想必織場已經紡出了更長的布,快領我去。”
趙武嘿嘿笑著,似乎扭捏的不肯走,東郭離在旁邊提醒:“主上,今日是約定與奴隸見面的時間,剛才我們見武士,已經耽擱了,估計奴隸現在已等急了。”
趙武依依難捨的想了片刻,指點著一名隨從:“來,領夫人去織場。”
東郭離臉色難堪,他猶豫了一下勉強開口:“主上,動身吧。”
才出了莊園,東郭離抱怨:“主上,夫人進了織坊,我們織坊還有東西剩下嗎?那可是織造數個月的布匹啊。”
古人織布,紡織到中間是不能停頓的,除非把一匹布織完。織到中途砍斷布匹,那就是“孟母三遷”中孟母的故事,這故事告誡人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
嬌嬌提前得到的那兩塊絨布就是中途停工的結果,現在又過了幾天,或許那些布匹織的足夠長,可以讓嬌嬌做一身衣服了。
趙武不得已的哼哼:“不會吧,我家的布坊掙來的錢,難道她不花嗎?”
東郭離指了指院子,憂慮的說:“主上,你看嬌嬌拉來的那兩百輛馬車,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