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2/4 頁)
直。
這個步驟完成後,學子們所屬的奴僕遞上一支長箭,此時,晉軍軍營當中鼓聲輕輕敲響。這是輕鼓,所謂輕鼓,就是緩慢而有節奏的聲音。自從趙武管理家族軍隊後,這種所謂的輕鼓已被他規定為三拍節的華爾茲舞曲。華爾茲輕快,充滿了跳躍氣氛。在三拍節的鼓聲中,學子們將弓在身前立直,而後文雅的搭上長箭,慢慢的拉開了弓弦。在學子們拉開弓箭的同時,令人牙酸的吱扭扭聲響起,臨淄城下,如同森林一般豎立的扭力投石車,床弩也開始上前,巨大的弓箭與陶土燒製的石彈放入了發射位置。
輕鼓聲隨著趙武的揮手,立刻變成凝重的四拍節樂曲。這種四拍節鼓點是晉軍最熟悉的。列國稱讚的“好整以暇”,其由來就是這種四拍節的旋律。而中華文明,其實就是建立在這種四拍節的旋律當中的。著名的秦軍軍歌《無衣》就是四拍節,詩經中大多數詩歌都是四個字一拍節,而中國成語也是四個字為一組音節。
《說文解字》中說:止戈為武。止,趾也。它的意思是,國家建立的基礎是干戈,這個詞就是“武”。在中華先民生活的惡劣條件下,如果不手持干戈保衛家園,那麼家園可能最先毀於野獸之手,然後才是人類的同類。在春秋時代,一個尚武的人才是一個正常的人,才是一個高尚的人,才是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後世把這樣的人稱之為“士”。
晉國是一個尚武的國家,晉國百姓從生下來就以能揮動干戈作為榮耀,為此,晉國稱霸天下數百年。晉國的文化愛好就成了天下諸國的文化愛好,晉國常用的詞語就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他們軍隊進軍時,腳所踏的節拍也成了中華文明血脈的一部分。
此刻,四拍節的鼓聲喚起了晉人血脈中尚武的力量,這力量使人燃燒,使人禁不住吶喊。在震天動地的吶喊中,幾名學子鬆開了弓弦,箭離弦而出。
也就在這時,趙武慢悠悠的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成語:“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學子們弓箭離弦的那一刻,上軍司鼓將軍號舉到嘴邊,鼓足腮幫子吹起一聲飽滿的號角。隨著這聲號角,大地顫抖了一下,那是幾百排投石車同時發動所產生的後坐力。隨即,太陽的光芒變的暗淡,上千顆石彈與弩杆飛舞到空中,它們像一群驚起的麻雀一樣,從晉軍營寨划著弧線飛起,經過短暫的飛行,重重落在臨淄城牆上。地動山搖。
一名石彈砸中齊國城牆,在地上彈跳一下,立刻飛舞到空中,但這枚石彈飛起的時候,表面已經裂開,等它再度彈跳到地面上的時候,整個石彈四分五裂,飛起的碎塊重重的擊在數名齊兵身上,被砸中計程車兵高聲慘叫,從城牆上翻滾而下,墜入城內。
另一枚石彈比較結實,它重重的捶在城牆邊上,發出轟隆隆的墜地聲,將城牆的泥地砸了一個小坑,而後減速跳起,緩緩的在城牆上滾動著,所到之處,連續碾倒了數名齊兵,直到它的動能喪失,才停了下來。此時,陶彈上已經粘滿血肉,但它依舊在城頭咕嚕嚕滾個不停……
沒被石彈直接砸中計程車兵是幸運的,他們不用受傷痛的折磨,但他們遭受的是心理折磨。無數的巨石帶著巨大的能量在空中飛舞,不知什麼時候他們也將與同伴同命運,這種時時刻刻存在的恐懼,像小刀不停銼著他們的神經,使守城齊軍無法呼吸,使他們身體僵硬,使他們要發瘋……
大子光也曾遭受過晉軍主力的攻擊,這次他大意了。早先那些晉軍主力只是攻擊到臨淄城下,最勇敢的猛士不過數了數齊國城門的釘子,在城門洞殺了只狗而已。基於這種常識,面對趙武小部隊的進攻,大子光只調遣了足夠多的弓兵,在城牆上排成密集陣營,準備給予趙武足夠的教訓……他忘了趙武是天下第一的“制器大師”,同時也被譽為天下第二“攻城大師”。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雄城的陷落
晉軍第一輪石彈齊射,一半以上直接砸在弓兵人群中。一名弓兵運氣不好,被一顆石彈直接砸在胸前,雖然他竭力想用手推開石彈,但這枚石彈來勢兇猛,他的手剛剛張開,石彈已經撲入懷中。只聽一陣陣胸骨斷裂的脆響,這名士兵被石彈帶的飛了起來,隨即,石彈在城牆上連續卷倒了數名士兵,才乖乖的停了下來。
首輪攻擊過後,齊國城牆上一片慘叫,石彈的滾動還沒有停歇,趙武在城下拍著巴掌誇獎那些舉行射禮的學生:“很好很好,個個射的都比我準,人都說我是天下第一將,我射箭還不如你們呢?”
趙武的話音剛落,侍從們已經跑過去收拾學子們射的箭靶,那些箭靶上都有學子們的名字,侍從們挨個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