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第3/4 頁)
便宜才走。
“十萬……!趙武砸巴著嘴,意猶未盡。他記得百年後的長平之戰,秦將白起一戰俘虜了四十萬趙國士兵。現在雖然不是戰國時代,沒有百年的演變,但楚國好歹是個超級大國,它的實力應該比若干年後趙氏一個家族要雄厚,怎麼,舉國連婦女都上陣了,晉國才獲得十萬俘虜。趙武忘了這是春秋時代,他忘了吳國的存在。
想了一會兒,趙武自語:“看來,楚國兩面開戰,國力折騰的不輕啊!”
士兵們還源源不斷的把統計結果報告給軍法官祈午,齊策那裡也有一份戰果統計,看見趙武貪心不足的模樣,齊策小心的提醒:“主上,楚國連續跟我們打了一年,從南線撤回的軍隊,又在水戰中喪失,如今郢都城能蒐羅出十萬士卒,已經非常罕見了。”
趙武不好意思的點點頭,下令:“太陽已經落山了,今天打了一天,大家都累了,但還要麻煩各軍,堵好郢都的城門。我要求堵住楚王派出的求援使者,等明天,我軍全力開始封閉郢都的城門。”
這個時刻,在晉國國都新田城,叔向正慢悠悠的走出執政官邸,他看著夕陽下的新田城,滿意的點點頭。趙武的改革方針進行到一半,剛剛把各項規章制度確立起來,就領軍出戰,所以,整個改革措施的一項項落實,都是叔向一個人的功勞。也正因為如此,叔向才被後人稱為“四大法家之一”。
這座新田城煥發出新面貌,全是叔向一人的努力,在暮色下欣賞眼前這座獨一無二的城市,讓叔向很有成就感。他不著急的爬上戰車,吩咐侍從尾隨身後,揹著手,慢慢的行進在新田城的街頭。
如今,這座九城之城經過了大規模的改造,街道鋪上了石板路,進行了重新的拓寬,拓寬後的街道甚至鋪設了暗渠,以流淌雨天的溪水。而沿街的鋪面,甚至專門規定他們必須在夜間點燃路燈,用於照明。最早這項措施只是在公卿家族中實行。夜晚門前點燃燈籠的府邸,除了商業店鋪,就是財大氣粗的貴族。但最近,被趙武打發到東海之邊的侯晉,在獲得部分吳國漁夫之後,終幹開竅了,學會了捕獲巨鯤的技術。
無中生有的創造是很困難的,讓侯晉平白創造出捕獲巨鯤的技術……侯晉再能幹,也無從下手啊!然而,在積累許多血的經驗之後,技術一旦獲得突破,剩下的就是逐步發展問題了。隨著第二頭巨鯤的捕獲,侯晉的船隊捕鯤技術迅速成熟起來,大量的鯨肉運送到晉都,其中也包括鯨蠟、鯨骨、鯨皮等副產品。前期付出重大損失的侯晉因此賺得盆滿缽滿,而他的大量傾銷也使得蠟的價格急劇降低,使得原先的奢侈品,變成新田城的日用品。
一頭巨鯨體重百餘噸,這年代巨鯨吃的很肥,即使是最小的巨鯨,身上也有幾十噸肉,而一頭鯨光腦部儲存的蠟也有十餘噸,三兩頭巨鯨的收穫,足以讓晉都家家戶戶夜晚點上蠟燭。因為點蠟的規則是從貴族當中興起的,所以平民百姓有錢之後,便悄悄的仿效貴族,夜晚也在自家門前掛上幾個燈籠……因此之故,新田城在春秋時代,就成為一座不夜城。
而真實的歷史上,直到宋代,歐州的大多數城市夜晚一片黑暗,唯有宋代的城市一片光明,這也使得宋代被譽為“光明之國”。
在春秋這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一座燈火不息的城市更是讓人迷醉的。
叔向背著手,緩緩的走過街道,街道兩邊的店鋪不時的有人出來掛燈籠,見到叔向走來,他們依次向叔向鞠躬致敬,叔向也一一謙和的還禮。
按照趙武的設計,政府官員是有制服的,制服的款式由政府規定,但服裝不發放,而是發給官員服裝費,由官員自己向店鋪定製,這一觀念純粹是源自管仲的治國理論。叔向身上穿的就是官員的制服。
因趙武的原因,釦子提前發明了,這也使得官員的官服更加貼身,更加節省布料。當然,趙武沒有去摧毀“深衣”體系,在他設計的官服體系中,深衣褥裙屬於“大禮服”,官員可以在隆重的典禮中穿這樣的大禮服,而平常的時間,官員的制服,上身是類似現代的獵裝款、這是一種有很多口袋的緊身夾克,而下衣則是長褲,完全是“胡服騎射”的提前版。
現在是冬天,叔向穿的禮服內還襯著一件薄薄的羽絨服,使他一點不覺的寒冷。他這套禮服是呢絨制的,料子非常挺括,制服上金亮的銅釦在燈光下閃出青幽幽的光芒。除了銅釦之外,叔向胸口還別了標誌自己所屬官衙的徽記。執政府的徽記,是一面盾牌上彼此交叉的一張犁與一柄劍,盾牌中心用陽文,採用浮雕法銘刻的三個字:執政府。
這個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