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第3/4 頁)
已經從純粹的慈善心理,轉化成有意識有所圖的策略性動作。此刻,他是真想從趙武那裡學幾手……但他的誇獎卻沒有引起趙武應有的響應,後者眨著眼睛說:“寡君喜好音樂,所以我趙城學宮對音樂研究的比較多。另外,天下著名的畫師、擅長畫龍的葉公在我趙城學宮,所以學生們不免對繪畫稍稍感興趣,有名師的指導,也容易出成績……”
田無宇一聲長笑,藉機打斷了趙武的話:“我聽說趙氏崛起。是因為在器械製造上有自己特殊的心得。武子剛才只談音樂與繪畫,不知道這批來的學生裡,可有製造行業的學生?”
說實話,這批學生當中沒有一個是學藝術的。藝術這玩意是高尚學科,說得更直白點,是奢侈學科。晉國有一位愛好藝術的國君已經足夠了。藝術專業出來的學生,都被趙武直接送到國君那裡養活起來,這使得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容易獲得官職,但只是小官,他們是國君的寵臣,也是弄臣,趙武不會讓這些人向其他行業涉足。
而製造行業、組織管理學業、經濟學業,是趙氏崛起的秘密武器,該行業一般不對外招生,學成出來的學生也不向外分配,基本上都由趙氏內部消化。趙午帶來的這批畢業學生正是這種情況。往年趙武不在國內,但只要趙武回國了,無論他在國內任何地方,按照慣例,學宮都會把這批畢業的學生送到趙武身邊,由趙武發給學生佩劍(授兵),亦即承認學生士族待遇,是武士當中的一員。
而授兵儀式同時也意味著:國人可以透過趙城學宮的學習,獲得類似戰功一樣的成為武士的機遇……當然,這種武士待遇是沒有土地封賞的,因為在十八級軍功授爵制下,唯有軍功才可以授土。但“學宮武士”起點高,他們一進入軍中,立刻被當做軍官使用,進入地方行政,則直接為小吏。
這就是利益。為了維護這利益,學宮學子拼了命地提高趙城學宮甄選標準,以減少競爭者。在這種情況下,田無宇雖然竭力想打探趙城學宮的底細,但進入學宮的人打死也不說。在學宮外面的人則對學宮的瞭解支離片碎。對這種現象,趙武是樂見其成的,他也打死不說。田無宇追問的緊了,趙武招手喚來士兵,吩咐士兵準備夜宴,用豐盛的美食堵住田無宇好奇的嘴……
第二天,趙武起的太早,早晨的氣溫有點寒冷,侍從們遞上來一件棉襖,趙武隨手披在身上,詢問齊策:“快要下雪了吧!我們的船隻要儘快駛回去,避免被凍結在冰上。”
齊策哈了口氣,回答:“天氣越來越冷,恐怕河面暢通的情況維持不了多久了。不過我們已經制作了足夠的冰划子,只要河面一結冰,就將冰划子推入河中,無論什麼狀況,我們與對岸的聯絡不會中斷。”
趙武又問:,“棉衣都發下去了?”齊策回答:“連齊國勞工的棉衣都已經準備好了。不過,我們出產的棉花不夠,雖然織的布匹很多,但棉花……很多棉襖裡填充的不是棉花,是蘆花、柳絮,或者羊毛。”
說到這,齊策眺望著河岸:“我們棘蒲的軍隊應該撤回來了吧!衛敏從肥城回來的時候,說代人幾乎沒有抵抗了。如今快冬天了,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嚴寒。棘蒲的傷兵已經休養好了,他們還在叢林中搜羅了不少代國潰兵。代人擅長牧馬牧羊,等南岸領主支援的牲畜群到了,我們就有足夠的羊皮跟羊毛禦寒。”
趙武笑了:“代人的保暖狀況肯定不如我們,所以等第一場雪下了,我們就可以移動了。我要帶著軍隊趕往侯晉的領地,佈置一下侯晉那裡的防衛,並清點當地的領地狀況。然後……”。
正在此時,晨曦中,一聲軍號渺渺地傳來,趙武衝身邊揮了揮手,他身邊司號員趕緊將軍號舉到唇邊,吹響了一聲悠長的號角。號角聲過於響亮,趙武身邊的齊國人與衛國人情不自禁的轉過臉去,躲避淒厲的號角。這聲號角吹響之後,對岸叢林中立刻又響起一陣號角聲,晨曦中,對岸傳來的號聲充滿了歡喜,彷彿久別的遊子找到了故鄉。
聽到這陣號角答問,晉國軍營中匆忙跑出一隊鼓樂手,不用軍官提示,鼓樂手在岸邊排好了佇列,隆隆的敲響了鼓聲。對岸的號聲越來越近,江面上的漁船聽到號聲,開始向這個方向聚集,不久,薄霧中露出了一隊黑色的佇列,來的人一身黑衣黑甲,邁著整齊的步伐向江邊挺進。
河對岸幾名將領打扮的人朝著趙武這邊鞠躬致敬。稍後,那幾位人登上了小船,向著江邊駛來,趙武站在江岸,心裡說不出的喜悅,等小船靠了岸,他張開雙手歡迎對方:“我的兒子長大了,見到父親再也不會撒嬌了。”其實,趙午與趙成是同一天出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