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第3/4 頁)
星星點點的銀河中,吳國國君餘昧敬獻的吳國歌女,以及俘虜的楚國歌男(干戈舞舞男)、被俘的陳國、蔡國歌女穿梭於燈海寥落之中,或舞或歌,為在場的得勝之士祝禱。半醉半醒之間,征戰兩年的武士們隨著歌女的拍節,拍打著膝蓋醉醺醺的應和。這一刻,天上人間,分不清人在夢中,還是半夢半醒。
趙武望著歌唱的楚國、陳國、蔡國舞女舞男,低聲嘟囔了一句大家都聽不懂的話:“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季禮在這裡,大概要說這句話了,但他不知道,國事的強盛與音樂無關,真的與音樂無關。”
此時,隨行的聯軍統帥只剩下鄭國的大夫良霄了。趙武下一步要去鄭國,良霄不得不隨從。他聽懂了趙武后半句話,但卻不願評論,只是故作驚詫的說;“常聽說趙氏奢侈豪富,但萬萬沒想到,竟然奢侈豪富到了這種地步,隨便拿出一千件用“隨侯珠”材料製作的燈盞,遍佈在地上任人踐踏,如此舉行“千燈之會”未免奢華的沒譜了。”
所謂“隨侯珠”是一種鈣鎂玻璃,這種玻璃顯得有點渾濁,像寶玉一樣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狀態。由於趙氏的玻璃提純工藝還不成熟,所以地下的燈盞各種顏色都有:含鐵礦雜質的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黃色,含銅礦雜質的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綠色,銅鐵雜質都含的呈現出藍色,也有部分呈現出紅色……這些五顏六色的燈散落在地上,是一條七彩的河流。
趙武聽到了良霄的感慨,轉過頭去回答良霄:“你記得齊桓公與管仲的對答嗎?”
良霄知道趙武詢問的是哪段話。齊狂公與管仲彼此之間的對答多了,管仲執政九十年,每天和齊桓公說不少話,但只有一段話被齊國太鄭重其事的記錄在《史書》書裡,並常常被後來的管仲學理論繼承者引用。那段話恰好符合現在的情景。
當時,齊恆公有點扭捏的問管仲:“我喜歡奢華的生活,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這種習慣對國家有沒有妨礙?”管仲的回答是:“沒有妨礙,只要你得到這一切,花的都是自己的錢,不僅對國家經濟沒有妨礙,反而能夠使經濟昌盛。”
春秋早期的管仲當然說不出什麼“消費刺激就業率、增加稅收”的話,但他話的意思大約是這樣的。只要你的東西都是花錢買到的,怎麼會對國家有害吶?咱齊國人不仇富,愛過什麼樣的生活純屬個人愛好。大肆消費對國家經濟沒有妨礙,反而能刺激經濟繁榮。
縱觀管仲一生,經常揮舞經濟大棒的管仲時刻在縱容著齊桓公的享受,他還充分的利用齊桓公的愛好來操縱各國時尚,以此對各國進行經濟掠奪。例如:他對魯國、對楚國、對中山國進行的經濟打擊計劃,無不利用了國君的愛好做掩護。
管仲如此操作的時候,整個世界還沒有經濟學概念。但管仲之後,地球社會依然延續著管仲在春秋時代總結出來的規律:凡是強國,必定像海綿吸水一樣吸納著周圍國家的財富,消耗著遠比周圍國家多得多的資源。比如現代美國,它們就消費著全球70%的消費品,所以它們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而世界其它強國,其國力的強弱,也是按照消費榜上的排名而依次排列的。
國家強大,是源於強大的消費能力。這一樸素的經濟學概念貫穿了整個地球的文明史,而管仲是人類當中最早發現這一規律的。當初齊桓公稱霸的時候,整個世界圍著齊國轉,齊國也是整個中原最大的消費者。管仲就是利用齊國龐大的消費能力,從而制定出針對敵國的經濟打擊計劃。而後晉國稱霸了,只是晉國人學了管仲的治國理論,還沒來得及把管仲的經濟手段學全。現在,趙武來為晉國補上這一段缺失。
其實,也不能怪良霄難以理解趙氏的奢華。其實,管仲之後,整個中國再沒有第二個人能理解管仲的消費觀念。後來的歷代治國者所提倡的都是節儉觀念,所以節儉思想隱隱的把持了其後的中國文化。也因此,許多王朝的滅亡都被簡單的歸之為國君驕奢淫慾,消耗了民間財富,以至於使國家走向滅亡。
這些人都忽略了齊桓公的消費與後代國君消費之間的制度差別,而其差別就在管仲所說的那個詞:花自己的錢買東西,對國家無害。不花自己的錢,只是對平民的不斷掠奪,或者技巧高一點,比如視庶民為奴隸,不斷哄騙庶民無私奉獻,以便貴族無償索取,來實現自己的享受慾望,這樣的統治者越是追求享受,國家滅亡的越快。
趙武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眼前的一切陳列物,雖然都奢華無比,但都是趙武自己掏腰包買下來的。當然,其中很多東西都是他家生產的,他掏錢採購這些貨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