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2/4 頁)
國第一臥底”,比幫助秦國修建鄭國渠的鄭國,還早數百年。
不過,對於春秋人來說,這個計劃太龐大,很難想象一個春秋人會設計出如此連環計:先是假意爭位失敗而出逃,再假意因渡河困難而滯留北岸。接著讓自己的名氣引起代國國君的注意,而後隱瞞身份主持代國政務。設計一個圈套造成侯晉向國內求援兵,接下來非常兇猛的攻擊晉國的部隊,讓晉國高估代國的實力,近而引來晉國人難以想象的報復力量,藉機將代國的實力消耗一空……
齊策繼續說:“我剛才想通的結論,可能有點嚇人。結論是:如果推論屬實,那麼燕國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很可能即將參戰,甚至已經參戰。也就是說:我們的敵人已不僅僅是代人,光憑代人,無法單獨給我們造成如此危害。”
這一連串推理下來,在場的人無不被最後的推理結果而震驚。
趙武搖著腦袋,感慨說:“無論結果多麼匪夷所思,如果從結論倒推上去的話合理即是事實,嗯!……既然這樣,我們就推燕公子離一把吧!”
燕公子離預料到了開頭,他沒有預料到結尾。晉國人確實被激怒了,晉國確實因為剛剛結束了南方大戰,新獲得的巨量俘虜與財富還沒來得及消化,因而稍顯虛弱。但如果燕公子離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晉國已無力擴張,那他就錯了。奴隸社會的人,永遠不能理解封建擴張的超級穩固性。
“行動起來!”趙武大聲命令:“孩子們,有人盯著我們的戰利品,有人想搶奪我們的勝利果實,那些許諾封給你們的田地,山林、湖澤,有人看上了,我們流血流汗,可不是替別人無私奉獻的,我們不是奴隸!挑選身強力壯者,還能繼續戰鬥的人,拿起你們的武器,跟我一起奔跑,快點,我們要搶在他們前頭。”
在趙武的命令下,趙軍士兵行動起來,部分體弱者被篩選下來,留守棘蒲營地,並尋求與後方溝通,身強力壯者則重新編組組成突擊隊,冒雨突擊。正午時分,趙武親自帶領大軍走出棘蒲,冒雨前進了二十里。這時,雨絲越來越小,在連續渡過三條小河之後,天空變得晴朗,而樹林也開始變得稀疏,前方的道路兩邊也出現了農田,不過,長期與世隔絕的代人,現在農田裡依舊種植者糜、稷、麻、菽,只有少量的麥田。
代國氣候稍稍寒冷,趙軍從邯鄲出發時,晉國已經開始收割,而代國這塊地方還沒有動鐮刀。沿路走來,麥田裡偶爾晃動著幾個人影,大約是想搶先收割,但看到晉國軍隊的出現,這些人又慌慌張張的竄入農田中,隨即,晉國幾名騎兵衝入,開始了追逐。
日落時分。趙武靠河紮營,並將士兵們分散到林間,砍伐小樹苗,搭建成簡易的營地。此地林木雖然茂密,但幾乎沒有參天的古木,倒讓人覺得奇怪。雖然如此,但經受過一次烈火考驗的趙兵依舊小心謹慎,他們在叢林中開出幾條防火帶,以防止烈火侵襲,而這項工作讓士兵勞累到後半夜,以至於天亮時,士兵依舊酣睡未醒。
第二天中午時分,營帳裡炊煙燃起。趙武巡視軍營,見到士兵疲憊不堪,倒沒有催著士兵起床,他揹著手。巡視著繁忙的營寨,悠閒地對齊策說:“過去我曾經一日行軍百里,但現在我明白為什麼古時行軍,一天只走一舍啊(春秋時的三十里,相當於現在十一公里左右)!”
齊策微笑著應和:“在無後勤補給下,軍隊一天要操心兩頓飯,早晨起來砍柴生火,等飯煮好了就接近中午,吃完飯後趕一點路,又要早早紮營。如果工具不稱手,修建營寨需花大量時間,等營寨修建好之後,還要蒐集柴草重新生火做飯。這樣的話,一天到頭,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拔營、紮營、燒火、做飯”上,可不得一天走一舍嘛?”
此刻,一向以裝備精良,養尊處優著稱的趙氏士兵,已經完全回到了春秋平均配置水平。他們隨身只攜帶了少量的乾糧,除了武器之外,大多數人只背了一張弓弩、一柄鏟子,一個睡袋。於是,即使一向追求享受的趙武,昨晚上也是滾在睡袋裡,而士兵們則不得不用佩劍砍柴,不得不用稍加削剪的樹枝,當作吃飯的筷子。
迴歸春秋狀態的趙氏士兵,雖然還佩戴著鐵器時代的武器,但他們的行軍速度也不得不回到了春秋狀態。正午時分,趙兵飽餐一頓,而後行進了大約兩小時光景,便再度紮營。趙武從邯鄲城出來的時候,帶的衛隊人數超過一萬,現在隨身只有一個整編師,約三千人出頭的樣子。
這天,趙軍紮營的地盤選在一處平原,營塞依舊背靠小河,面前是大片的農田。因為這片農田的存在,宿營的當夜,趙兵不再為火災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