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確實像金子,齊策從林虎手中接過金屬塊,好奇的研究了一下,答:“不像金子,似乎比金子還沉重。”
古人說的“金子”其實是黃銅。而趙武說的“金子”指的是“黃金”
齊策說完,把那些金塊遞給趙武,趙武掂了掂,回答:“確實是金子。”齊策搖頭:“顏色像金子,分量不像,這是另一種金屬。”
這些金塊個個類似現代的巧克力塊大小,它們是方的,其上鑄造有“郢爰”兩個字,而“郢”是楚國的國都。
趙武掂著這些黃金,眺望一下南方,盤算著南方出產黃金的地方,他首先想到的是金沙灘,接著又想到幾條著名的出產黃金的江河。思考了一會兒,趙武拿起金塊,用牙齒咬一咬,低聲嘟囔:“很軟,沒錯,是黃金,純度很高,沒有四個九,也有三個九了,至少也有兩個九。這應該是用天然的金沙熔鍊出來的,所以純度很高。奇怪,春秋時代我們已經有金幣了,我怎麼不記得有類似的記載。”
趙武說的是:如果春秋時代中國就有了金幣,那麼中國有金幣的歷史,應該與希臘差不多,雖然比波斯銀幣出現的時間稍晚,但已經令人震驚了。這應該是重大的歷史發現,怎麼他不記得教科書上提起過?
林虎捧過來一堆這樣的金塊,趙武挨個檢查,發現有的“郢爰”上有切割痕跡,他恍然了:金屬塊上有切割痕跡,這就不能算“幣”了,它應該是一種類似銀元寶的“貴金屬等價物”不能算“貨幣”。
以趙武的眼光,他看不出這些金塊上的“郢爰”兩個字是衝壓而成還是鑄造的。如果是衝壓而成的,那麼中國衝壓貨幣的出現,確實與“與世界接近同步”。
“鄭君營寨裡有多少這種金塊?”趙武又問。林虎回答:“全在這裡了,我看了,大約有三四十塊左右。”齊策插嘴:“主上確定這是金子嗎?”趙武點頭:“我確定,這是黃金,而我們通常說的金子,其實是銅。”
古人所說的黃金並不是指是現代意義上的黃金,因為古人的詞彙少,他們說黃金其實是指“黃色的金屬”而在古代,純度很高的銅無法找到,如此高純度的黃金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
齊策點頭,認可了趙武的說法:“這東西黃燦燦的,確實適合叫“黃金”。可是,同等大小的這種黃金,怎麼比銅還顯得沉重?”齊策這裡說“同等體積”其實已經涉及了一個物理學概念:比重!
趙武不想過多解釋,他做出貪婪的嘴臉,岔開話題問:“策,鄭君的營帳被我繳獲了,我是否可以把它留給自己?”
第七十九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
齊策的注意力果然被趙武引開,他沉思的說:“雖然俘獲對方國君的營帳也是一件大功,但晉國曆史上也沒有獻上對方國君營帳的記錄,主上自己看著辦吧!你若喜愛鄭國營帳的華美,就把它留著自己用。否則,獻給國君也是一場功勞。”
趙武滿意的點點頭:“以前沒有人獻上俘獲的國君營帳,以此來表功,那我愧領了。來人,把這營帳給我拆了,慢點,別弄壞了。”
齊策指了指營帳外插著的旗幟,建議說:“主上把鄭國國君的營帳拿回家去,倒不是什麼大事,但鄭國國君營帳外插的旗幟卻不能亂用,主上最好把它獻給副元帥,由他處置。”
齊策光注意跟趙武討論鄭國國君的營帳,沒有注意到在兩人說話的工夫,趙武已經把那三十多枚金塊塞入自己的腰包。而後他一臉的若無其事,回答說:“就照你的主意辦,把這些噁心的旗幟拔了,送給副元帥去。”
趙武說那些旗幟噁心,是因為鄭國這些旗幟都是用犛牛尾與羽毛裝飾的,旗面上插得羽毛雖然斑瀾,但在趙武的審美觀裡,認為還不如一面印了花紋與圖案的布旗來的漂亮。不過,趙武並不知道,這種旗幟被稱為“旌夏”在春秋人眼中,是一種堪比賓利車的豪華玩意。
帳外突然爆發出一陣嘈雜,趙武望了望外面:“後續部隊來得很快啊!不過,我們已經吃幹抹盡,來,出去迎一下他們。”
後續的晉軍正以奔跑的速度衝入鄭軍丟下的營寨。荀罃的戰車進入時,發現鄭軍營寨已變得空空蕩蕩。只有趙武笑得跟一朵花似得出來迎接,一副心滿意足吃飽喝足的神情,荀罃打量了一下週圍被趙氏私兵堆滿的戰車,調侃說:“武子的手腳真快啊!這次你可吃飽了。”
趙武毫不在意荀罃的調侃,他笑嘻嘻的把腦袋擺來擺去,像小雞叨米一樣的點著頭:“鄭國軍隊跑得太快,這次我們沒抓上幾個俘虜,不過鄭國國君留下的營帳不錯,全是好料子,拆洗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