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全一樣。農夫耕作也是採用租庸制,連他們蓋房子的款式都跟趙氏一樣,街景也沒啥兩樣,趙地是家主做主,這許國也一樣。許國百姓只遷居了三年有餘,可日子過得比原來還好了,兜裡很有幾個閒錢。我這次來,是來探路的,聽說雞鴨在許國這裡銷得很不錯,連河對岸的齊國人都來大肆採購。我帶上妻兒來看看,也是逛風景,順路看看這裡的市場有多大。”
從河的話裡,趙武多少知道許國人歡迎他的原因。他招手叫上來一名許國官吏,這名許國官吏是原來的許國公族,趙武在戰車上俯身問:“許國人為什麼笑得如此開心?”
那名許國人皺了皺眉頭,說:“國相大人這口氣,似乎不把自己當“許國國相”?”
趙武立刻改正:“好吧!我重新問:我們許國人臉上的笑為什麼如此真誠?”
那官員拱手:“小國寡民,多年來顛沛流離,處身於大國之間,日夜驚悚不安,如今總算安定了。從文事上說,我們已經處於霸主的保護之下,河對岸也是霸主的附庸,周圍沒有敵人。晉國這幾年又不向我們要徵稅,百姓的收入全歸自己,而且我們還擁有與齊國、衛國通商的便利,我們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如此安定富足,百姓怎能不開心。
從武事上說,自從我們有了國相,扶立了現在的國君公子黃,我們許國有了自己的軍隊,並且追隨上國,耀武揚威於鄭國城下,並押解數千鄭國俘虜回國。百年來,我們許國從來沒有如此揚眉葉氣過,百姓如何不覺得開心?”
趙武感動啊:“小國寡民的快樂,竟然如此簡單,只要求安定富足而已。”
那官員躬身回答:“國相身為大國上卿,不知道小國寡民的憂患。在我們來說,如今的日子做夢也想不到。所以聽說國相要來視察,百姓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下臣懇請國相,現在就催車前進。”
趙武聽到對方談吐不凡,好奇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下臣名叫孫平。”
孫平,從這個名字推測,他是許國遠枝公族,但譜系距離現在的國君很疏遠了,以至於他去掉了“公”稱孫平。從他還擁有自己的姓可以看出,這人的家庭,還沒有像揚那樣敗落。
趙武催動馬車,並招呼孫平坐在自己車右的位置,這在春秋是很大的榮譽。馬車粼粼,趙武問孫平:“百姓過的還好嗎?有什麼不便?”
孫平回答:“百姓遇到的問題很多,正想要求國相一一解決。不過總的說來,似乎難題到了國相手中,總有解決的辦法。比如我們剛來的時候,感覺天氣寒冷,極不適應,是國相府上送來了羽衣羽絨服的製作方法,開春的時候,又教導我們種下棉花。如今,百姓家家都養雞鴨,紡織棉布。這些活女人都可以幹,自己用不了的還可以拿來出售,這讓家家戶戶手裡都有了閒錢,再也不用為飢寒發愁。
肚子飽了,身上不冷,有百姓憂愁居住的環境不好。比如我們周圍湖泊縱橫,蚊蟲滋生,百姓怕蚊蟲導致疾病蔓延,或者開春的時候洪水氾濫,沖毀他們新建的房屋。雖然,從我們到這兒的第二年起,國相就派人來組織疏通溝渠,整頓河流,貫通道路,使得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安定,可是新的問題依舊層出不窮……君上與眾卿們非常盼望國相能在許國多留一會兒,以便對那些堆積如山的問題,說出一個解決辦法。”
齊策插嘴:“主上雖然是許國國相,但他還是晉國正卿、還是趙氏家主!嗯,許國能夠有今日的生活,如果主上不是晉國正卿,不是趙氏家主,恐怕這一切都無從談起。”
孫平臉上馬上堆上了笑:“當然當然,我們沒有責怪國相的意思。只是希望國相能在國中多呆幾天,及時處理層出不窮的問題。”
剛才齊策的反應很激烈,倒讓趙武非常納悶,稍停,他恍然大悟:原來,春秋人說話都綿裡藏針,孫平一句看似普通的話,裡面隱藏了許多含義。他的話表面上是在抱怨趙武身為許國國相,在許國呆的時間太短……但這段話也有另一個含義:你事情太多、精力不夠,不如我們任命另一位執政,讓他在許國身上多花點時間……或許,後半部分的意思,僅僅是趙武他們的猜測,因為許國人現在應該還不敢甩開趙武,因為許國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趙武為許國的發展制定了很多規劃,許多還在紙面上沒來得及推行,許國人也知道這點。甩開趙武,他們不見得有魄力執行趙武的計劃。
齊策是個激進的人,對任何敢於挑戰趙氏底線的人,齊策的回擊都很兇猛。他寸步不讓地說:“我趙氏十年積蓄,才培養了一點人才出來,這些人畢業後,主上沒有把他們用在趙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