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們,完全不是以文化、地域,甚至不是用檔次和地位來劃分的。百姓,是中國人最普通、最大眾化的稱呼。
事情往往很奇怪,有的時候,你用盡心思做了一個讓別人來看的“東西”,但是,這個“東西”做好後,別人卻不把你這個“東西”當成你要做的那個“東西”來看。而當你有意地去做一個不是這個“東西”的“東西”時,別人卻還真的把你這個不是“東西”的“東西”當成他們非常想要看的“東西”來看……
有點兒饒舌頭?是吧?
實在是不好意思,筆者是想說明這個“做東西”的道理。也許,看完本書,你也就會領悟到這個有關“做東西”的道理了。
甜鹹苦辣酸,人多胃雜。
廚師的最大願望,是人們把他所做的菜吃得精光。
電視人往往也是這種心理,但實現起來,卻很難。因為做電視不可能像廚師那樣,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被吃光的菜和正在被吃光的菜以及大家都在希望能吃到這些讓人吃光的菜,有;但是,被扔下不看的電視欄目,卻很多。
一個電視欄目的產生與消失,由誰來決定,領導?也許是吧,在一個成功的電視欄目背後,除了製片人之外,往往還會有一個“好領導”,在一個失敗的電視欄目背後,除了製片人之外,也會有一個“好領導”。難啊,無論是大領導還是小領導,眼睛盯著收視率,聽著觀眾的反應,服從著上級的指示,沒有一天不擔心自己的電視欄目,沒有一天不過問自己的電視欄目,那可真是一個字、一個音、一幀畫面一顆心啊。
領導在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之後,決定一切,這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模式。所以,有的時候,領導的關鍵作用往往會決定一個事情的成敗,就電視欄目來說,那就關係到它的一個生存狀態。
曾經有過這麼一個令人深思的事情。
某個城市電視臺創造了全國第一個娛樂性的電視欄目,一時間觀眾收看熱情高漲,欄目娛樂性極強,被大家所關注,雖然那個時候沒有衛星轉播,覆蓋面積沒那麼廣,但也夠中心的了。但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個電視欄目漸漸地從觀眾的電視螢幕上消失了。
事情過去了N多年以後(N:網路用語,意思是很多,N多年即很多年),這個臺的領導層也換了N多屆,此時,南方的某個電視臺突然打出一個娛樂性極強的電視欄目,而且,越來越火,火得不成,因為有了衛星轉播,這個欄目受到了全國觀眾的關注。
令人不解的事情就發生了,率先創造娛樂性電視欄目的臺領導,讓下面的人去南方的這個電視臺學習這個娛樂性的電視欄目。唉,這讓下面的人不禁嘆氣不止。
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這是句老話了,可當初的領導又不是現在的領導,所以,這句話又不適用在這裡了。
如果我們非要把這兩個時期的領導活生生地拉到一起,坐在一個會議室裡來討論這個問題,那就得出如下的結論:
當初,讓你們停辦這個欄目,是正確的。
現在,讓你們去學習這個欄目,也是正確的。
那麼,錯誤的在哪裡呢?難道是我們嗎?
品牌本來出自家,
隨手扔掉無人誇。
如今別人品牌見,
上門取經把香扎。
是的,你能把一個東西做得讓大眾都能接受,那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可是,央視的電視欄目《第一時間》卻做到了。
容易嗎?不容易!
這個“不容易”說得也太容易了吧,就三個字?
那麼,還是讓我們來仔細地品味品味吧。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不成體統”的主持人
迎著陽光行走的人,身後總是有影子的,但是,你不要回頭。
馬斌“暈”了……
“雷倒”……暈!(雷倒:網路用語,意思是受驚嚇或被震撼。)
馬斌也暈過?當然了,而且,暈得很厲害,足以讓他找不著北。
這麼大的人了,突然找不著北了?是夠鬱悶的了。
馬斌做錯什麼事了嗎?沒有,他做的事情完全是按著大家事先研究過的程式一步步地做出來的。
但隨之而來的,各種指責也就跟上來了。
“你太不負責任了,真不知道你是怎麼學出來的……”
“見到你在電視裡那個樣子,太讓我難以想像了……”
“難道電視節目主持人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