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默默堅持的付出。我會努力長成茁壯的花朵來彰顯您們的愛……”
這封信,字裡行間,充滿了真誠。許多學生都持筆記錄著。
“記得正月初八在廣場,那場《讓你的浪漫充滿愛心》活動過程中,汕頭電視臺另一著名主持人陳維斯對王嘵鑾說,‘他們(指義工)不需要你的回報,只希望你能健康成長,好好學習,將來能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去幫助別人。’如果回報的話,這便是回報。一種愛的傳遞,生生不息週而復始。”魏社長頗為感動地回憶著,述說著。
天空上面,雲彩輕輕飄動,光線趨向明媚。
——————(03)義工是義務的——————
“問同學們一個問題!”魏社長適時地提問:“義工有沒有工資?”
“沒有!義工是義務的!”同學們回答著,幼小的聲音集聚在一起,顯得極響亮。
“為什麼當義工,義工是為了什麼?”魏社長繼續問著:“有誰知道?請舉手!嗯……有人舉手!”
負責拿話筒的學生將話筒送過去,那位舉手的學生勇敢地從座位上站起來,並且大聲地回答:“幫助有困難的人!”
儘管聲音幼稚,但是充滿善心。在場的人紛紛鼓掌。
“當義工是否艱苦?”
“當義工,會辛苦,但是也會開心!”
提問,回答,義工的思想漸漸為學生們所理解。
攝影機不斷地拍攝著,也許今晚、明晚的電視新聞,或者星期一的《今日視線》,會報道這個內容的。
“什麼是社會公德?”魏社長又丟擲了一個論題。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題。
不隨地吐痰!
不破壞公共財物!
不隨地亂扔垃圾紙屑!
在公交車上懂得為老弱病殘孕讓座!
在餐廳等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聊天!
社會公德,就在我們身邊,就是為社會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不覺間,魏社長提起新加坡。那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的。但是,其中一些涉及社會公德、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
許多人沉默了,可想而知,那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遊客。
“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學校校長,語重心長地感嘆——不文明行為也是一種國恥!”魏社長也是一位的語重心長地感嘆著。
此時,教學樓裡傳來另外年級學生的讀書聲。為什麼要讀書?就是為了文明的傳承,為了文明的發展。社會公德,是文明中最基礎的內容,也是文明的第一場考試。但願學生們能夠認真理解,能夠考出好成績。
——————(04)莫因善小而不為——————
“3月9號,澄海愛心義工社有一個蓮花山爬山運動。當時,我們50人準備了上百個垃圾袋,在下山時沿路拾垃圾。我們都是穿戴整齊,卻到那裡拾垃圾,會不會被誤會?其實,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而且,我們中,有一位很美麗的阿姨,看到路邊一筐垃圾,是用手直接去抓,裝了三大袋。”魏社長說到這裡,略為停頓。
靜悄悄地,是不是每個聽到這些話的,都在思考。
什麼是最美麗的?最值得讚美的?也許,不必是如何昂貴的珠寶。也許,不必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
“隊伍中,有的是企業老闆,開百多萬元的車,拾垃圾的速度不比別人慢。”魏社長繼續說著,語調極為平靜:“多回報社會,多做一些好事。這樣的事情雖小,卻是充滿了愛,對生命、對生活、對他人、對社會的愛!”
不知不覺間,陽光普照大地,暖和多了。昨晚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雷陣雨,看來,那是下午的事。多謝,多謝老天爺那仁慈的佑護和關照。
這個話題的結尾,魏社長引用了一句話:“莫因善小而不為!”是的,有的事,我們總是要去“為之”,因為那是“善”事,哪怕那件事很小、很微不足道!
學生們都聽得很認真,並且記錄著。令狐注意到右後側有一位短髮戴耳的小女生,偶爾會望向義工隊伍。也許,在學生們的心中,已經萌發了義工的思想。
魏社長再次提起王嘵鑾,以前受到義工社的資助,後來也參與義工隊伍。這就相等於接力跑,一棒一棒地接過去,是愛心的傳播。
正門那邊,還有聽眾座後面高臺的二樓上,有一些另外年級的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