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好吧,那就算是給你們路上解個悶吧……那是1950年的春天,我們解放軍為剿滅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匪幫,來到雲南省西部崇山峻嶺間的一處山地,這裡四周都是原始森林,看不見有路的痕跡,加上時陰時雨,大霧瀰漫,路就更難走了。偵察兵向支隊首長報告,說部隊迷路了,附近找不到村莊,也找不到老百姓。最要命的是乾糧已經吃完,要煮熟食又找不到乾柴,把我這個管理員兼炊事班長急得快要跳崖。就在大家急得撓耳抓腮的時候,密林深處傳來歌聲:‘天陰陰兮心中煩,我騎毛驢兮趕路忙;忙兮忙兮為哪般,老道心中欠思量……’突然間許多人一起喊:‘什麼人?’原來是偵察班的同志們埋伏在路旁,就等這人進入埋伏圈,好活捉他。沒想到大家見到的是一個乾瘦的老道人,灰白色的鬍鬚,頭戴竹笠,身穿灰色道袍,腳踏道靴,身後揹著葫蘆,騎一匹老驢,驢身上掛著一支柺棍。那老驢也是又幹又瘦。他神情冷漠、不鹹不淡地說:‘請問何方神聖,打斷了老道的清歌。’偵察兵厲聲喝道:‘下來,幹什麼的?’那老道紋絲不動。這時,支隊教導員走過去,恭敬地問道:‘這位道爺,我們得罪了。我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事想請教你。’”說到這裡,洛偉奇不經意地嘿嘿一笑。李管理員瞟了一眼洛偉奇,問:“小洛子,你笑什麼?”
洛偉奇:“嘿嘿,李叔講什麼從密林深處傳來‘天陰陰兮心中煩,我騎毛驢兮趕路忙;忙兮忙兮為哪般,老道心中欠思量’的歌聲,什麼大家見到乾瘦的老道人,老道人騎著一匹老驢,頭戴竹笠,身穿灰色道袍,腳踏道靴,身背葫蘆,驢身上掛著一支柺棍……這些故事情節,我好像在武俠小說中看到過。”
李管理員:“不可能!我講的是事實,不信你以後可以問問李社長……你聽還是不聽,不聽我就不講了。”
陳若鵑瞪了洛偉奇一眼:“李叔,別理他。他不聽我聽,你往下說。”
李管理員:“好吧,看在若鵑的分上,我往下說……那老道一看這個幹部模樣的年輕人挺有禮貌,又聽說是解放軍來了,便連忙從小驢背上滑了下來,拄著柺棍說:‘原來是救苦救難的解放軍來了,有失遠迎。請問有何事相問,不必客氣。’ 教導員說:‘我們想找個村落,煮些熟食,然後繼續趕路。’老道說:‘好說,好說,前面不遠有座山頭,拐過山就是寒舍。請隨我來。’說著,他支著柺棍,一翻身躍上驢背。老道拿起一個葫蘆,揭開蓋子,喝下一大口酒,接著取下一個葫蘆笙,吹了起來,‘嗚……嗚……’的聲音高在山間迴響。偵察兵小張在教導員耳邊嘀咕:‘不知這老道搞什麼名堂,不會是向敵人報信吧?’教導員說:‘不要緊。傳我命令,大家提高警惕就是了。’”
“大家跟隨老道走了一段山道,過了一道石板橋,繞過密密的竹林,便看到零零落落的茅屋散落在山邊。原來老道把我們領到了白族人的寨子。這時,整個寨子都飄著一股烤紅薯的香味。老道說:‘我們甚窮,拿不出美味佳餚款待貴客,此處百姓常以紅薯當飯,就以烤紅薯宴請貴客,不成敬意。’這時大家才明白過來,剛才老道吹葫蘆笙,是通知村民給我們準備午飯。教導員忙說:‘太好了,謝謝鄉親們對我們的一番好意。’白族老鄉對我們非常熱情,紛紛給我們送來熱騰騰的烤紅薯,有的老鄉還送來了僅有的幾個雞蛋。教導員對我說:‘注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拿了老鄉的東西一定要給錢。不要打擾老鄉,吃過飯立即出發。’”
()好看的txt電子書
“部隊吃過飯後卻找不到那個老道了。支隊長和教導員都急了,因為在這個深山峻嶺中,沒有熟悉地形的人當嚮導,寸步難行。支隊長對偵察班長說:‘你們偵察班是幹什麼吃的?連個瘸腿的老道都沒看住。你不把老道給我找回來,你這個偵察班長就當到頭了。’大夥正著急呢,從山那邊傳來了葫蘆笙的旋律,老道長騎在毛驢上向我們招手呢。”
“後來我們才知道,老道叫阿貢,當年六十一歲,自幼隨父加入道教,雲遊四海,給人測字、看風水、扶乩和看病。五十四歲那年,上山採藥時不小心從岩石上摔下,雖然保住了性命,卻把腿摔壞了,再也無法四處雲遊,只得回到家鄉。村裡數他年數最大,一生沒有結婚,他便把村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後代。白族寨子的人都是被國民黨反動派逼到高山峻嶺來的,耕地很少,大家都很窮。現在解放軍來了,阿貢道長覺得大家有了奔頭,所以主動給我們當嚮導。”
洛偉奇:“怎麼老道後來又成了老革命啦?”
李管理員瞪了洛偉奇一眼說:“我講的事不是瞎編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