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3/4 頁)
,你對這個申請函和麵試,懂點?”
“不懂。”蘇先凱連連搖頭:“我以前哪有機會申請這些專案經費啊,學校的經費都申請不下來。”
“正好,你和我一起去面試。”楊銳一拍手,又道:“許教授也去,去三個人行不?”
許正平猶豫了一下:“也不是不行,沒什麼規定,不過,沒什麼必要,就是走個過場。”
楊銳的臉全黑了,抱怨道:“不是你說的,面試很重要?”
“重要也就是幾萬塊錢的浮動,這個不是去的人多就能解決的,要想浮動的再多,那得你表現極好,或者有新東西做出來才行。”許正平的表情是“幾萬塊錢雖然很重要,但是不值得我出馬的”表情。
倒別說,現在的離子通道實驗室還真的是許正平支撐起來的,他以半個月左右為週期,頻發的發表的論文,或許是得到特別邀請函的理由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理由肯定是因為實驗室是北大的。
在這方面,楊銳和北大的心思應該是一樣的,他們都不像花自己的錢在這間嶄新的實驗室上。
楊銳不想花錢,是因為他的錢要用在華銳實驗室,如果要投入到離子通道實驗室裡,他不如投資到華銳實驗室,說不定就能積累幾個專利出來。
北大不想花錢,是因為他們的錢要用在重點實驗室,不管是省級重點實驗室也好,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也好,這些都是極燒錢的玩意,別說現在的北大,就是再過30年,錢也沒有一個夠用的。
所以,楊銳和北大都希望能從國家的基礎投入專案中撈錢回來。
科研改革以後,國家的科研撥款也從單位撥款,變成了專案撥款,還有針對不同類別的專項撥款,這些錢,都要用具體專案去申請剛回來的。
北大最重視的那些實驗室,儘管實力出眾,但專案的總數總有限,他們能夠拿到北大本身傾斜的資金,而被傾斜的實驗室,就只能向國家或者部委伸手了。
這份來自衛生部的特別申請函,既是因為離子通道實驗室達到了基礎條件,更多的,估計還是北大的影子在後面。
反正,衛生部的科研經費給誰都是給,但給了北大的實驗室,就等於北大爭取到的資金多了,給了北理工的實驗室,也就等於北理工爭取到的資金多了,這些錢真正是天上掉下來的錢。
後世學校間的貧富懸殊也是如此造成的,北大的一名教授弄一個國際級實驗室,分分鐘就是幾千萬上億元的資金流入,地方上的學校,有的連國家級實驗室都沒有,那就等於小孩子玩泥巴,啥不要錢就去玩啥,高興就好,但別指望著泥巴房子能和做房地產的比。
楊銳的腦海中有的是東西,而且,他現在能做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不過,做實驗總是免不了花錢的,資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因此,聽著許正平的話,楊銳抓住要點,問:“你說表現極好,或者有新東西做出來的,浮動就多,什麼算是表現極好,什麼算是做出來的新東西?”
許正平“啊”的一聲:“你想浮動多少不成?”
“能多幾萬就多幾萬唄。”楊銳知道,離子通道實驗室啟動起來,花錢一定是越來越多的,這時候,能多要一點經費,要自己出錢的機率就會小一點。
如無必要,楊銳也不想用自己的錢做基礎科學研究,腦子燒壞了才這麼搞,再有錢的做到人體基因圖譜的時候也得喊不要不要。
許正平只當楊銳是想爭取經費,搖頭道:“沒必要,你最起碼得做出jmc水平的論文,才能算是表現極好吧,新東西就不用說了,這個很難判斷的。”
“jmc水平的論文就行?”楊銳摸著下巴想了起來。
許正平暈了,道:“面試沒剩下幾天了,你就甭想著寫論文了,寫好了,還不夠郵寄的時間呢。”
“誰說要發表了,你只說jmc水平的論文,我們寫好以後,先拿給面試的人看,他們滿意了,我們回頭再發表不就行了。”楊銳說著又問:“會不會來的是外行?”
“有外行,更多的是同行評審。”許正平意外的看著楊銳,提醒他道:“我最近做的專案都算是咱們實驗室的成果,你拿出去炫耀兩次的話,可就變成笑話了。”
“我知道,沒有你老許兢兢業業的,咱們連這個衛生部的申請書的門檻都沒有。”楊銳說的挺隨意的。
許正平的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自己的工作被楊銳看在眼裡,許正平就覺得這些日子的辛苦沒白費,事實上,這些日子,離子通道實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