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識幾個,天后老媽一句話,說廢就給廢了。
李顯被廢黜發配到房州剛剛5天,又被轉送到了筠州,第二年三月,他又被遷回到了房州,然後就開始熬年頭,一直在房州苦苦地熬了近15年。在這些年中,朝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被廢后,由弟弟李旦繼位為君,不久,識相的李旦上表遜位,天后武則天走出幕後,正式登上皇帝寶座,改國號為大周,成為一代女皇。再往後,武則天大開殺誡,反對武氏奪權的李唐宗室子弟被殺戮者不可勝數。李顯在房州聽到這些血惺的訊息後心驚膽顫,重新認識了老媽的超強實力和狠勁。接著,不服氣的李唐舊臣徐敬業以及宗室琅玡王李衝、越王李貞等人相繼起兵討武,他們都打出了擁護中宗、匡復李唐的旗號。李顯得知後,非但沒燃起復位的希望之光,反而嚇得四肢冰涼,他擔心心狠手辣的老媽會藉此除掉他這個隱患,事實上老媽也確實正有此意,武氏集團的其他成員更是盼著李顯早日歸天,只是這些叛亂迅速就被撲滅,李顯才得以拾了一條命。在房州期間,李顯的命運一直遊走在生死臨界點上,他惶惶不可終日,寢食難安,噩夢連連,連自我了斷的念頭都有了,每次只要聽說有洛陽的使臣來房州,李顯就會下意識地找繩子要上吊,因為前太子李賢就是在流放地被賜死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來自老婆的支援
但李顯終究是沒死成,原因是身後有個堅強的老婆始終不離不棄力挺他。李顯的老婆韋氏(韋玄貞之女)原是山東大姓望族出身,因為李顯蒙難,皇后也當不成了,跟著李顯困守房州,但韋氏是個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女人,這點倒是與婆婆蠻象的,她十分清楚東山再起的機會雖說渺茫,但並非毫無可能,關鍵是老公得挺住,只要李顯肉身不滅,希望就還在。為此每當李顯因為看不到前途而長噓短嘆時,韋氏就及時站出來大聲斥責李顯沒有出息,訓斥完了,又溫言相勸,給他分析撥雲見日,重見光明的道理,她最常說的就是:“禍福相依,哪有什麼天註定呢?你最多也就是一死,滿等到那時候再說,你幹嗎那麼著急要上吊?”。同時,韋氏還親自出面接待婆婆派來房州明察暗訪的使臣,言語得體,態度謙遜,表示一家人在房州過得幸福又快樂,對則天大帝絕無怨言或二心,讓使臣無法挑出李顯的毛病。靠著韋氏的不斷打氣鼓勵,李顯在流放地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年頭,他心裡明白,自己在精神上已無法擺脫對韋氏的依賴,等於又找了個老媽。患難夫妻見真情,李顯有一天突然對韋氏感激地說道:到時如再有出頭之日,你可以為所欲為,我絕對不會擋著。這番話顯然是李顯的真情流露,卻為日後種下了惡果。
公元698年的一天,不當皇帝十五年的李顯突然接到了武則天的詔書,詔書宣稱廬陵王有病,需來神都(洛陽,武周都城)治療,著其即刻啟程。這詔書毫無疑問把李顯嚇得不輕,這一刻終於來了,他以為老媽過了這麼久終於要動手了,自己根本沒病,所謂的治療當然是往死裡治。這個念頭使得他立刻就得了軟骨病,癱軟在地呈爛泥狀,關鍵時刻又是韋氏站出來,扶起爛泥領旨謝恩,她安慰李顯道:是福是禍還未可知,至少目前並沒有賜你吊繩,還是立即起程吧。李顯一家戰戰兢兢到了洛陽方才知曉,原來不是殺頭,而是又要立他當太子,這個突發情況讓李顯恍然如在夢中,世事難料啊,這十餘年來的經歷似乎是在下飛行棋,由皇子到太子進一步,即位為皇上又進一步,再由皇上貶為廬陵王退兩步,如今復立為太子又進了一步。情況是這樣的,武周帝國剛剛就立儲問題進行了一場關於儲君標準的大討論,李顯被從新立儲正是這場討論的結果。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三章 第二任太子和第二次登基
武則天從來就不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她直接導致了兩個親生兒子的死亡,軟禁了剩下的兩個親生兒子,相對於皇權而言,母子親情根本不值一提,相對於李氏皇族而言,她更願意孃家的武姓人繼承她的皇位。武則天曾打算從侄子們當中選一個當太子(實際上應該叫皇太侄子),其中武承嗣和武三思是呼聲最高的人選,這兩位也表現出了當儲君的強烈願望,都搞了一些聯名上書,群臣上表之類的把戲,但朝中仍有不少大臣心向著李氏家族,他們在替意識裡始終把自己當作是李唐王朝的人,武則天以高宗第一老婆的天后身份晉位為皇帝是可以接受的,就算國號改為大周也並不是真正的改朝換代(這其實也是自欺欺人),但要他們效忠於武承嗣或武三思卻是萬萬不能(自欺欺人也要有個限度),李顯雖懦弱無能,必竟是李氏血脈,於是重臣們極力反對由武承嗣或武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