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兵,你想帶多少到河南去隨你。這次我就護送你到黃河大橋,之後就暫時留下等你的好訊息,如果情況緊急,我即刻出兵救援,如果你打下洛陽,我就北上回國。這無比熱烈的語言讓石敬瑭聽著聽著就熱淚盈眶了,只有緊緊握住了乾爸爸的手,耶律德光也隨之流下了眼淚,父子倆雙手緊握,很久也不分開。最後,耶律德光脫下身上的白貂皮大衣,親自披到石敬瑭身上,道出了最後的離別贈言:世世代代,子子孫孫,永不相忘。兩人的父子深情濃得化不開,觀者無不動容,看來耶律德光的演技已達到了收放自如的高超境界,不僅話說得極有水平,連不輕易流的男兒淚也說來就來。
上黨誓師後,後晉軍隊開始向洛陽進發,沿途的後唐軍隊或降或逃,就沒有真心抵抗的。李從珂身在洛陽城中,每日聽到的都是些壞訊息,但他必竟是武將出身,仍未放棄最後的希望,打算做困獸之鬥。不少臣屬勸他離開洛陽到其他節度使防區內避難,但他但心這些地方諸侯在關鍵時刻賣主求榮,砍了他的首級獻給石敬瑭,因此一直猶豫不決,這也可以理解,在五代亂世,賣主求榮是常態,忠心事主才是特例。就在李從珂躑躅不前之際,石敬瑭已派出輕騎兵突襲佔領了洛陽後方的澠池,斷了李從珂的後路。
陷入絕境後的李從珂仍不死心,他召集馬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等多位重要將領進宮開會,商議退敵良策,他打算集結全部兵力主動出擊,要與石敬瑭拼個魚死網破。 但李從珂在會議室枯坐半天,這些人卻一個沒來,派人一打聽,原來都已飛奔出城向石敬瑭遞降書去了。看來壞訊息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李從珂不得不絕望了,他決定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以避免落入石敬瑭手中,這表明李從珂依舊具備一個君主的職業精神,臣屬可以投降,皇上只能自盡。
公元936年閏11月26日,窮途末路的李從珂領著皇后劉氏、太后曹氏、皇子雍王李重美等家人,抱著傳國玉璽(由傳說中的和氏壁打造而成),登上位於後宮的玄武樓,準備全家集體*,在點火前,劉皇后命人繼續堆積木材,打算將整個皇宮一併燒掉,此時,雍王李重美勸阻道:新皇帝進城後,不可能露天居住,不還是要老百姓出勞役重建宮殿,我們死都死了,卻還留下怨恨,又何苦如此!於是劉皇后又命人將木材撤去,只燒玄武樓。李重美的臨終遺言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具人性光輝和人文關懷的言論之一,李重美身為皇族成員,身處殺戮遍地的五代亂世,卻具有與時代和身份都不相符的悲天憫人情懷,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掛念著普通民眾,擔心給他們添麻煩。李從珂雖算不上成功的帝王,有了此子,至少不是一個失敗的父親。但在虎狼當道的黑暗年代裡,只有卑鄙無恥才能吃得開,象李重美這樣的高尚人物註定要倒黴,他只能選擇與家人一同化為灰燼,史冊記載了那溫暖的言論,成為他高尚的墓誌銘。李從珂一家與傳國玉璽一道在火光中消失,偉大的歷史文物和氏壁從此失去蹤跡,四君三姓的後唐帝國至此滅亡,前後共存在了14年。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七章 鞏固新政權
在李從珂*的當晚,石敬瑭也率軍進入了洛陽城,在一日之內,後唐末帝李從珂全家白日飛昇,後唐帝國已成為歷史,石敬瑭創立的大晉王朝取而代之成為理論上的中原正統,他本人則晉位為中原之主。既然當了最高領導,就要與過去當地方官有所區別,考慮問題的角度和高度都得改變,對大晉皇帝來說,當前最緊迫的工作任務就是從洛陽城開始,穩定社會秩序,鞏固新生政權。
說幹就幹,石敬瑭立即著手採取五項有力措施,一是安撫舊有軍隊。李從珂消失後,洛陽城內的原後唐軍隊全部被解除武裝,原地待命,等後發落,石敬瑭派專人對這些軍人進行慰勞安撫,一律不加處罰,因此這些士兵情緒穩定,全體老老實實呆在營中等候重新分配工作。
二是安撫民眾。石敬瑭任命心腹大將劉知遠負責洛陽城的治安防務,重建社會秩序。劉知遠下令後晉進城的軍隊全部呆在兵營內,不得隨意外出擾民,對協助後晉的契丹軍隊,則在城內的天宮寺專門安置,平時就地好酒好肉招待著,不讓他們到外面去搶掠百姓。在劉知遠的嚴格管理下,洛陽城內的秩序井然,沒人敢違法亂紀,原先逃避戰亂的群眾也都情緒穩定,開始陸續回城恢復正常營生。
三是安撫朝中官員。後晉代後唐,不少原舊朝官員不免有些擔心,當然,這些人都是在五代亂世中混出來的,對改朝換代早已司空見慣了,但新主人的脾氣如何尚不十分清楚,官員隊伍中難免起些波動。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