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3/4 頁)
子珩當時並沒有什麼表示,但是她心裡卻下意識地覺得,他會想法子的。
回到山莊幾日之後,墨姝就從已經回山莊的三哥墨雲處得到訊息,劉楷還真有可能會讓墨家嫡支的人回中州陵北去。
墨姝去向伍子珩求證。
伍子珩表情淡淡:“這事大概有七八成的把握。”
這兩日伍子珩從父親那裡得知,劉楷已經考慮讓墨家嫡支回中州陵北的問題。這主要原因是墨姝確實立了功,應當獎賞,而劉楷覺得,如今中州陵北有墨志海執掌著墨家,即使墨氏嫡支回去也構不成威脅,還可以看墨家內鬥的好戲。
過了兩日,有宮中的人過來宣旨。
墨姝得到訊息,有些激動忐忑,出了綠萼園看到伍子珩,她立即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伍子珩搖了搖頭。
墨姝雙眸中的光彩登時暗淡了下去。(未完待續。)
124、勢力
陽春三月,正是桃李盛開,光景正好的時節。
晨起墨姝就覺得身子有些不太自在,以為是春困沒有睡足的緣故,而且近來在前邊心口也開始有些鼓脹地漲疼,顯然是開始長開的跡象,正是貪睡的年紀,這麼早起晨練,不免想賴床。
也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覺得不自在吧。墨姝如是想。
墨姝摸了一下胸口鼓起的有些漲疼的小包,只覺人生如夢。若是連前世夢裡的記憶一起算的話,她應該是第三次經歷這樣的人生階段了吧?但感覺怎麼還是很不適應呢?
到今年六月,墨姝就十三歲了。
在過去的大半年裡,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事情發生,只是大梁的國祚是每況愈下。
去年五六月的蝗災墨姝立了大功,原以為可以藉此讓家人回中州陵北去的,沒想到後來因為有人從中作梗,在最後關頭勸諫阻止了劉楷,雖然劉楷並沒有覺得讓墨氏嫡支回到陵北是放虎歸山,但是以往的猜忌終究還留有一點,認為多給些時間讓墨志海鞏固勢力也好,於是改了主意,沒讓墨家嫡支回鄉。
只是考慮到墨姝終究是立了大功,這個是沒法抹殺的,於是跟墨志海一提,這位陵北墨氏的現任族長只好將墨姝重新寫入了族譜。
這樣的大事,墨志海一如當初沒有告知墨姝就將其從族譜中刪除一樣,也只讓人開了祠堂,改了一下族譜了事,沒有告訴在長安的墨姝及墨氏嫡支的人,更沒有什麼歡迎墨姝重入族譜的儀式。
若非墨姝聽到聖旨提及,都不知道還有這件事。
墨姝早在向伍子珩頭去詢問的目光而伍子珩搖頭時,就已經猜到借蝗災立功之事回中州陵北的期望已經落空,待聽到能重回族譜,原本的失落才稍微淡了一些。
在墨姝心中,因為之前將之視若珍寶的墨家嫡支的親人,她對於墨家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因此,墨姝才會一心想著振興墨家。也因此,墨姝在之前聽到墨志海將她的名字從族譜父親的子女中劃掉時,心情是非常的難過的,而且這件事也成了心頭去不掉的一根刺。
如今聽說能重回族譜,也是莫大的安慰。
墨姝的心情好了一點。
至於聖旨中所說的金銀布帛的賞賜,墨姝反而不太在意了。也許是因為劉楷正一心攢錢開鑿運河以及西征,並沒有捨得給太多的錢財,甚至相比以往還算是很少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劉楷沒把墨姝這蝗災的功勞看得多重,或者是心思不在這上面。
墨姝領了賞賜,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蝗災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次,而這次百姓並不像墨姝這樣有前世夢裡的記憶相比較,自然不知道墨姝養殖場的家禽消弭了怎麼樣的一場大災禍。
在前世夢裡,除了旱災,蝗災的肆虐使得不少地方糧食絕收,連草木都沒得吃而導致發生了人相食的慘劇之外,還因為死的人太多了發生了瘟疫,好些地方比如齊魯、中州等地幾乎成了沒有人的死地、墳場。
墨姝不願意去回憶太多。
如今這樣還好。
蝗災的事情很快就過去了,因為隨後的小國進貢成為了坊間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論內容。
但墨姝更忙了。
運河邊接二連三發生**,而許多地方雖然蝗災不嚴重,但是因為此前發生旱災糧食減產,日子也不好過。
而因為開鑿運河和準備西征都需要用錢,朝廷撥下去的救災糧款很少,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各級地方官還貪墨這些救災的糧款,送達災區的錢和糧十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