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再加上聽說了文昌書坊的事情,這些依賴煤礦吃飯和養家餬口的人早已經將伍立成原本奸臣的印象摒棄,轉而認為他是遭小人忌恨,被人潑了髒水造謠,才會有如此汙名。
當然,這些人的想法也是有些道理的,只不過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伍家故意為之。
這些人對伍立成有了改觀,並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此。
尤其是看著晉國公府憑藉這許多的生意,日進斗金的時候,長安各府少有不妒忌的。
素油、豆腐、書坊這些就不說了,畢竟很大程度上都要考從沒見過的手藝,這些人大部分也只能乾瞪眼。
即使如此,如今已經有人學會了怎麼雕版印刷,也買到了竹紙,可以開始印書。
也有部分人猜到了素油的原料,也正在琢磨怎麼弄這素油和豆腐,只要掌握了技術,做出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有這煤礦,分明石炭是地方的人早就用了的,而蜂窩煤做著也十分簡單,但是因為晉國公府已經將所有的各地已知的煤礦都掌握在手中,所以這些人明知道蜂窩煤製作簡單,卻沒有便宜的原料,只能眼睜睜看著墨家賺錢,卻沒有絲毫的辦法。
誰讓伍立成如此奸詐,拉著梁帝劉楷入了夥分給皇帝銀子,美其名曰這些礦都是天家的。
而劉楷也預設了這一點。
即使看著再不忿,誰還敢去搶天家的東西不成?
但眾臣終究是不甘心,紛紛上摺子彈劾,說晉國公府如此大肆斂財,恐成大禍什麼的,明裡暗裡直指伍家這是攢錢想謀反。
伍立成得到了訊息,立即上書好一陣懺悔說要把這素油豆腐作坊、文昌書坊什麼的都關了,這煤礦也交還給皇家。
這段時間劉楷沉湎酒和色,對於晉國公府能夠提供大量的錢財,還是非常滿意的。
雖然在臣子上奏時劉楷有些心動,但是他也不想逼迫伍家將素油和豆腐的方子交出來。若是伍家不做了的話,除了煤礦還有錢可以掙,別的他都分不到錢了,想到這個,劉楷終究還是捨不得。
劉楷覺得,伍家除了在一兩件小事上不太聽話,大體還是非常忠心的。
而且,若是沒有了晉國公府在素油、豆腐還有賣書分的錢,大運河的開鑿怎麼辦?
除了增加稅收,誰還能籌到這麼多的錢?
在這秋冬乾旱的季節,梁帝劉楷又有些不安分了。他想趁著水位降低,進行他心心念唸了許久的大運河開鑿。
聽到梁帝劉楷提到這件事,眾臣紛紛勸諫。
一時間,許多人又把矛頭指向了晉國公府,都說是因為伍立成財迷心竅,行經商的下賤營生,還將天子也帶了進去,給了皇帝許多銀子,皇帝有了銀子,才生出開鑿運河這樣勞民傷財之事。
許多因為文昌書坊而對晉國公府改觀了計程車子和讀書人,因為此事也開始指責伍家。
墨姝最反感這些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搖擺不定,容易被人利用的書生了。
而且對於這謬論也覺得十分可笑。
晉國公府分給皇帝銀子還有錯了?是伍家慫恿的劉楷去開鑿大運河嗎?有錢了不想著好好規劃,去半點實事,反而拿去禍害別人,這是給錢的人的錯?
況且,前世沒有晉國公府給梁帝劉楷這麼多錢,他還不是照樣整天想著開鑿運河在江南造行宮之事。
這能怪伍立成?
即使墨姝覺得不平,但也很快冷靜了下來。伍立成及伍家上下對這樣的事情早已經司空見慣,樂見其成。畢竟劉楷並不需要一個被世人捧著的權臣,相反晉國公遭到千夫所指,才是他樂意看到的。
這壞名聲反而是伍家的保護層。
因此這事在晉國公府和玉湖山莊都沒有起什麼波瀾,反而是玉湖山莊的莊戶以及附近村民,還有伍家各地礦井上的工人及家眷對此都感到義憤填膺,還是見主家並不在乎,這才按捺下去了。
否則這些人的反應若是傳進了劉楷耳中,反而對伍家不利。
經過此事,墨姝越看清楚了這許多文人士子的酸腐,同時也在心裡考慮著,既然這些人這麼喜歡人云亦云的,是不是將來還可以利用一下?
比如說,以後給墨氏嫡支造勢什麼的。(未完待續。)
185、下蛋
墨姝很快將這事拋到腦後,又投入到了養雞的大業之中。
如今因為看到劉楷對於自己往中州陵北發展養雞之事並沒有怎麼在意,墨姝自然也就放心了不少,除了不斷在陵北以及中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