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頁)
曾開口,於是便一起向朱平安致歉。
朱平安渾不在意的擺擺手,“郭追父親為國盡忠,自然是大明的忠臣。這次能夠有了訊息,也算是上天憐惜。不過,令本官納悶的是,剛剛趙知府和楊同知都在場。他們都曾在兵部任職。為何從未聽過諜探營這一機構?再者,石全鬥等人在關外呆了數年,天啟七年變亂時為何不聯絡相關人等一起退往關外,或者與軍中聯絡。請求支援。反而是流落四方呢?”
朱平安盯著眼前的郭追和沈名先。還不動聲色的看看沈恪,“到了今日,你們是不是該向本官交代一下沈家的事情。本官與沈家還有司禮監王公到底有著怎樣的瓜葛?老實說。本官可是很不喜歡這種被矇在鼓裡的感覺。”
郭追和沈恪的臉上頓時顯出了尷尬的神色,一時間有些語塞。反倒是沈名先的神色已經從容了許多。他衝著朱平安一拱手,“大帥,其實這也是王公的意思。本就是些經年往事,大帥此時知道了,反倒會造成困擾。倒不如等到時機成熟了再行告知。但今日,既然大帥問起,那屬下便以實相告。”
一句話頓時讓朱平安心潮起伏,手掌心竟然也溼潤起來。
沈名先捋順了思路,這才緩緩說道:“想來大帥也猜測到了一些。郭追和沈恪的確都是我沈家的人,這些年他們一直跟隨在王公身邊聽用。沈家的產業也都由他老人家暫時打理。這種清醒過也是無奈之舉,天啟七年發生了很多變故,沈家也在那時候驟然傾頹下來。老家主病故,當時的家主,也就是沈家的女公子沈青荷也在變亂中香消玉殞。就在先帝駕崩的那一晚,沈家不少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沈名先自嘲的一笑,“像是我等這些人,都是苟且偷生,平白撿了一條性命。只能追隨於老家主的學生,也便是如今司禮監的王公,所求所盼的,不過就是尋找到沈家的後人,能重振家門。”
朱平安卻打斷了沈名先的話語,“這一點本官有些糊塗,你和沈恪不都是沈家的人嗎?既然老家主一脈絕嗣,便從你們這些旁支中選擇有為者繼承便是,為何……?”
“大帥有所不知,我們這些人雖然姓沈,但卻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沈家人。宜興奉賢堂,原本就是沈氏中一個不起眼的支系,人丁素來不旺。我們這些人原本就是些無父無母的孤兒,有些還有原來的姓氏,例如郭追的父親郭東來。但大多數卻是連姓氏都給丟掉了,因此只能跟隨家主的姓氏。這麼多年來,要不是沈家的恩惠,我們這些人哪裡會有現在的日子,因此,我們這些人也都曾在王公面前和老家主的靈位前盟誓,一定要找到沈家的後人,使得沈家重耀門楣!”
“那這和本官有什麼關係?難道說……?”
“沒錯!”沈名先站起身,衝著朱平安深深一揖,“大帥便是我等苦苦追尋的沈家後人!”
朱平安眼角一跳,“莫不是因為本官的母親?”
沈名先點點頭,“正是,大帥的高堂正是沈家後人,也是當年老家主的幼女。不過自幼離散,今上繼位之後,王公總算在南陽王府找到了她!”
“大帥高堂的名諱為沈青嬛,自幼被人拐賣至南陽,賣進王府為奴。”
以前的猜測的種種,如今在沈名先的講述下,一點點的融合在一起,原本在腦海中朦朦朧朧的母親的形象也一點一點的清晰起來。從朱聿鍵的口中,朱平安並沒有得到關於母親的多少描述,但他看的出來,自己的母親在朱聿鍵的心中卻保留著獨一無二的位置。
這麼多年,朱聿鍵的衣衫換了不知多少套,但腰間的腰帶卻始終沒有更換過,因為那腰帶是母親當年親手縫製的,還有腰帶居中的那枚玉珏,雖然不是什麼名貴之物,但朱聿鍵卻總愛用手掌磨拭。或許從這些物件中,他也能找回當年的某些回憶吧。
不知不覺間,朱平安的眼眶潮溼起來,沈名先卻看了看陰世綱。這個小動作沒有瞞過朱平安的眼睛。
“沈公暢所欲言就是,陰先生不是外人,本官的事情沒必要瞞著他!”
“王公找到大帥的高堂之後,曾派人勸說她回到京城,但其時她卻已經對唐王情根深種,言明兩人不離不棄,廝守到老。並且當時已經身懷有孕。王公無奈。只得暫時作罷,卻沒想到後來在生下大帥之後,她卻撒手人寰。王公悲慟不已,只得暗中照拂大帥父子。希望能為沈家留下一線血脈!”
這一番話。卻讓陰世綱的心中咯噔一下。抬眼端詳朱平安,這才恍然發現,朱平安的眼角眉間竟與朱聿鍵極為相似。心中一產生這個念頭。陰世綱的心臟頓時狂跳不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