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 頁)
而封達表面上看來是朱平安的監軍,其實卻是楊廷麟和王品的監軍。他要確保太子朱慈琅的權威。確保在南遷之時,朱慈琅的命運不必全部掌握在朱平安的手中。甚至有可能反客為主。
從本質上來說,太子朱慈琅的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眼前他卻不能完全相信楊廷麟的忠誠是否依舊,因此也只能以威壓的形式,透過封達來促成這一點。王品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也知道楊廷麟是個直臣。這種方法未必能夠奏效。
“太子殿下既然如此安排,定有深意!”王品看著已經有些慍怒的封達,不得不站出來打個哈哈。“咱們這些依附於太子的人,用心辦差便是,那些個……!”
封達還沒有附和。楊廷麟卻是徑直站了起來,將面前的杯盤往旁邊一撥,“天下大勢由治入亂,我等更應殫精竭慮,輔佐太子向心國事,由此鞏固儲君之位。封公公所言,楊某不才,無能為力,就此告辭!”說完拂袖而去。
楊廷麟的離席,將封達氣的臉色發青,“一介腐儒,虧得太子殿下還給他如此多的機會,竟然一點也不知道感激、珍惜。”
王品無奈的搖搖頭,“封公公此言差矣,楊伯祥是幹才,此等人必然身有風骨,豈是威逼利誘可以打動的。咱家到時覺得,如果封公公可以據實以告,楊伯祥未必不能聽從號令!此人雖然目前只是登州一同知,但朱平安卻是格外信重,常以其贊畫軍事,要是能說動他從命,咱們也就省了不少的力氣啊!”
封達堅決的擺擺手,“王公公,你我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同在東宮效力,太子的脾氣你是知道的,這些籌劃事涉機密,傳出去便是會引起軒然大波。楊廷麟是個人才不假,可他畢竟是個文官,太子殿下如今信賴的只有咱們這些無根之人,況且,咱們也不能壞了自己的大事啊,一旦讓太子殿下察覺到咱們離了這些個文官竟然一無所成,那將來,咱們還是要吃苦頭的啊!”
封達一拍桌子,“楊廷麟此人不識抬舉,竟然置太子殿下於不顧,今日又知道了這如許多的事情,此人不能再留了。”
封達剛想招呼自己的手下,卻被王品一把攔住,“封公公不可,這楊廷麟歸根到底不過是個義氣書生。雖不贊同你我今日之議。但其人對太子殿下卻是感激涕零,他萬萬不會以此事大做文章,陷太子於不義之地的!”
“可如果有萬一呢?”封達冷冷說道。
“咱家願為其作保,請封公公寬限些時日,咱家找合適的機會再好好權威其一下!山東兵馬如今都在朱平安的掌握之下,沒有楊廷麟的協助,咱們要想做成此事,卻是頗為不易!”
封達冷然一笑,“這可說不得,咱家先期潛入山東這麼長時間,可不是眼巴巴的跑到登州來看海景的……!”
……
明代宦官監軍始於永樂年間。到了崇禎朝時,已經是登峰造極,達到了頂點。崇禎即位之初,有感於魏忠賢一黨亂政之害,因此一登基便撤回各處鎮守太監,決心杜絕宦官參與軍政事務的弊病。但時隔不久。便又恢復舊政。原因無他,只是因為朝臣已經流於黨爭,對於國家大事則是無能為力。
崇禎十五年十月,大批中官出京趕赴各地監軍。遼東還是高起潛坐鎮,陳大金、閆思印、孫茂霖等赴左良玉、孫傳庭等部監軍,盧九德守備南京,李輔國、許進忠鎮守紫荊關、到馬關,丁希忠守昌平,王裕民掌京營。王承恩、王永吉提督九門、督查城守。節制各鎮兵符。
而封達便是被派往山東的監軍太監。
封達實在十月底到的山東,一路上兵禍連綿,因此,封達也不敢以欽差監軍依仗顯露於人前,只是輕車簡從,帶了百餘名親隨抵達登州。
一到登州,封達便開始行使自己作為監軍的權力。明代監軍,其權勢高於一軍主帥。這也是隻有大明朝才難得一見的奇景。崇禎朝的監軍太監則更甚,不僅官位地位高於主帥、而且掌握有查餉職司。等於是可以掌握軍隊兵馬的財政大權,這也是監軍太監藉機搜斂錢財的一種主要手段,。再有一點,便是“遍攬精兵、需索地方”。
萬曆到崇禎朝之間這段時期,明軍軍制已然混亂到極點,主要的作戰力量都來自於主帥豢養的家丁部隊。監軍太監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斤兩,更何況現在大明官軍屢戰屢敗,精銳之師損失殆盡,監軍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每到一軍。便是將最精銳的部隊先調撥到自己的麾下,如果一旦戰事不利,那麼便可以以精兵保身,搶先撤退。
再一個就是壓榨地方,太監手中了兵,所想到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