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3/4 頁)
,使得史可法的不自覺的趕到全身發熱,就連腳步也輕快了許多。
“你們這是……?”史可法等人擠進人群。
閻應元一抬頭,發覺是史可法,連忙躬身行禮,“閣部……!”
周圍的百姓頓時一陣驚呼,“史閣部,竟然是史閣部!”頓時,嘩啦啦跪倒了一大片人。
史可法連忙雙手相攙,讓百姓們都起身。
陳明遇和閻應元的歲數差不多,身材卻是遠遠比不上他的健碩,只是一雙眼睛卻是包含堅毅,一看便知是個性子果敢的漢子。其人話著實不多,向著史可法行禮之後,卻是低著頭只顧著招呼工匠們小心將那青黑你講澆灌下去。看著工匠們做的不合心意,他卻是一把搶過來泥桶,跳到碩大的吊籃中,親自去澆灌填築。
史可法情不自禁的點點頭,這陳明遇倒是個實心用事的官員。
閻應元在一旁詳細的解釋。南京城年久失修,從萬曆年間開始,朝廷便再也沒有對城防進行大規模的修繕,城牆上很多地方都是以黃土夯實,外邊報上青磚,看似不錯,實際上卻是根本經不起外力的攻擊,再加上年久失修,黃土、青磚紛紛脫落,因此必須要對牆體進行徹底的整修。
但時間有限,清軍眼看著就要兵臨南京,再用老辦法來加固城防,時間上已經不允許。所以,閻應元便採用了在山東和江淮慣用的一套法子來鞏固城牆。
其中用到的便是在山東和江淮風靡至今的水泥。水泥修築官道,在山東、江淮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眾所周知,水泥修葺的道路,堅硬無比,且不懼風吹雨淋,工期較之從前也大為減少。目前江淮更是以水泥修繕城防,效果也是不錯。
現階段的大明,鋼筋是無從談起,因此,路振飛便因地制宜,找到了一種可替代的產物,那就是毛竹的竹筋。這東西韌性十足,用來和水泥、碎石配合,加固城防最是合適不過。
具體的做法便是,先以木架做框,鑲嵌於需要修繕的位置,將竹筋鋪設其中,用以承重和增加硬度以及韌性。再將水泥和碎石攪拌在一處澆灌下去,充分晾乾之後,便堅如磐石。
方法簡單易行,加上江淮漕運而來的無數的水泥,因此短短十天之內,南京的城防加固工程便已經完成了十之七八。
“閣部請看!”閻應元帶著史可法向東段走去,在一處已經完工的城牆處停下腳步。看起來,城牆上的青色已經乾透,用手觸控冰涼堅硬。
閻應元四下踅摸,伸出手從工匠手中抄過一柄二三十斤的鐵錘來,大步走到城牆邊,請史可法等人向後撤一些,這才掄起鐵錘來,向著城牆上的水泥鋪設之處狠狠砸來。
就在眾人的驚呼聲中,鐵錘結結實實的砸到了城牆上,砰的一聲,讓眾人的心頭都是一顫。
閻應元卻是毫不在意,將鐵錘丟還給工匠,“閣部請看!”
史可法和盧九德好奇的走上前來,定睛一看,卻是不由得吃了一驚,水泥鋪設的城牆上面,不過是顯現出一個白印,竟是絲毫沒有破損的痕跡。
史可法卻是詫異萬分,看這青黑色的泥漿毫不起眼,沒想到凝固之後竟然如此堅硬。史可法的雙手不停的撫摸那水泥的牆面,口中不斷念叨著“神物“這兩個字,眼睛卻是片刻不肯離開。
盧九德雖是詫異,但見到的稀奇事情多了,此時也已經是見怪不怪了。“說起來,這還是睿王爺在山東做總兵時鼓搗出來的東西,山東境內的官道由此全部由水泥鋪設,確是讓百姓和商賈們獲益匪淺啊!”
史可法研究了好半晌,這才依依不捨的將眼光收回,跟著盧九德走出人群的時候,還是情不自禁的嘖嘖讚歎。“有了此物,清軍的炮火又能如何啊!睿王此舉,造福天下蒼生啊!”
但轉瞬間,史可法的眼神又是一黯,“盧公,你給我交代一句實在話,睿王,他究竟何時能返回南直隸?”
盧九德搖搖頭,“這個咱家也吃不準,遼東戰事你是知道的,現下山東、河北、河南也不太平,雖是會和清軍交戰,這戰事一開,便是波及我大明全境,睿王也是知道這其中的厲害的,但凡遼東的局面平定下來,他一定會及時趕回的!”
史可法點點頭,還是有些擔憂,“安慶孤城,黃振璽麾下不過兩萬兵馬,可守但不可久。他是存了死志來守城的,為的便是替咱麼爭取時間,可咱們堅守南京,也是為了替大明爭取時間啊!”
盧九德頻頻點頭,深以為是,剛要開解幾句,一名親隨卻是從城下急匆匆的跑上來,“報,清軍分兵,貝勒博洛麾下正藍旗固山額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