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3/4 頁)
地上被綁縛的如同粽子一般的三個人。
三個人中一個是身形乾瘦、拖著一條花白辮子的老者,身上盔甲的破損處露出裡面的內襯錦袍,竟是顯現出黑色金線龍紋的式樣。眾人不禁一驚,這分明是滿清藩王的服飾啊。
“韃子天佑軍主帥,我大明叛將,清虜懷順王耿仲明,旁邊兩個就是他的兄弟耿仲裕和他的兒子耿繼茂!”
話音剛落,朱大典便是驚呼了一聲,慌忙走近了幾步,探身到耿仲明的身前,旁邊的侍衛會意,一把攥住耿仲明腦後的辮子,用力一勒,耿仲明口中痛呼,腦袋不由自主的向後仰去。
朱大典的雙眼頓時變得通紅,一口濃痰便徑直吐在了耿仲明的臉上,抬起一直叫來,用力的在其臉上抹來抹去,耿仲明滿是菸灰的臉龐終於露出本來的面目。
“叛賊,你也有今天!”朱大典捶胸頓足,不顧一切的衝上去對耿仲明又是打罵又是撕咬,絲毫不顧及自己的身份,身上原本亮麗的甲冑也變得盔歪甲斜,頭盔更是掉在了地上,髮髻也變得散亂起來。
眾人大驚,趕忙將其拉開,耿仲明的臉上卻是生生的被朱大典撕下一塊皮肉來,鮮血長流,慘叫不已,旁邊的耿仲裕早已嚇得癱倒在地,屎尿流了一褲襠,耿繼茂更是瑟縮成一團,渾身顫慄。
朱大典嘶聲大叫:“初陽公,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賊終於授首,你在天有靈,可以含笑九泉了!”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年山東吳橋兵變的時候,朱大典卻是掛名的山東巡撫,孫元化被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叛軍擊敗,後來被朝廷下獄問罪,冤死於京師西市。倒是這朱大典臨危受命,擔起平叛之責,率領三萬遼軍一舉擊敗叛軍,殺死叛軍首領李九成、陳有時,逼得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不得不渡海投靠滿清。當時,吳三桂、劉良佐等人還只是他麾下的偏將而已。
可以說,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便是使得孫元化被殺的罪魁禍首。可以說,如果沒有吳橋兵變,恐怕也不會讓滿清如此迅速的壯大。孫元化一死,登萊對於關外的威脅不復存在,對於滿清的海商遏制也就此消失。
朱大典久在山東為官,自然是對這三人恨之入骨。
眾人同心協力,總算將朱大典勸住,朱大典喘著粗氣,瞪著一雙通紅的眼珠子,盯著耿仲明看了許久,忽然間卻是放聲大哭,猛然跪倒在眾人身前。
“老夫次來南京,萬沒想到竟然能生擒畢生刻骨之仇敵,老夫只有一個請求,萬望眾位能夠答應!“
朱大典一指耿仲明等三人,“此輩都是我大明之不忠不孝之徒,縱然千刀萬剮也難解老夫心頭之恨。如今初陽公的幾位公子都在山東軍中,這是初陽公之大幸,老夫也甚感欣慰,只求能將此賊交於老夫,老夫願帶著他到山東去,就在初陽公的靈位前,梟其首級,敬獻於初陽公靈前!”(未完待續。。)
第四十九章 滁州迷霧
從南京城下突圍而出的第二天,天空中就飄起了雨絲,博洛不清楚,屯齊和麾下的五千多八旗兵卒們更不清楚,江南已經進入到了特有的梅雨季節。纏綿的雨勢從開始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想要結束的打算,一連十三天,竟然沒有看到一點放晴的可能。
從南京到滁州勢必要經過琅琊山,一路上要經過大大小小十餘座城關,但博洛卻是絲毫不敢和這些城關的守將取得聯絡。南下大軍的主力是綠營,綠營如今軍心已亂,各部爭相潰散,其中不乏重新投靠明軍的,博洛和屯齊已經成了他們眼中價值萬金的投名狀,這個時候,博洛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再相信這些漢人的。
博洛甚至打定了主意,如果能活著回到山陝,回到北直隸,就算是要了他的性命,他也要上摺子諫言,無論如何不能再重用這些漢人,這些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沿途被清軍控制的城關不能信任,也就等於是博洛的這五千兵馬已經成了一直沒有補給來源的孤軍。一路上,博洛收攏了兩千多散兵遊勇,但同時也丟下了不少的屍體。這些清軍都是受傷計程車卒,因為得不到救治,缺醫少藥,又承受不住艱苦的行軍,不得不慢慢的走向死亡。
每丟下一具屍身,就像是往博洛的心口上狠狠的刺了一刀。
沒有了甲冑和兵器,清軍士卒們還可以忍受,畢竟四面楚歌。現在只要能活著便要比那些死在南京城上城下的袍澤們要幸運得多,但沒有了糧食卻讓軍中上下死氣沉沉,看不到一點可以活著走出南直隸、湖廣的希望。
不得已。博洛只得帶著麾下這些衣衫襤褸、蓬頭垢面,頭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