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找到的紙片中的蛛絲馬跡,其中有一個名字,也許稱作官位更加合適。“茂陽伯”。
朱平安從周勉那裡側面瞭解過。朝中確實有“茂陽伯”這個人。
茂陽伯柳忠恕,祖上是靖難功臣,戰死於南兵圍攻北平城之役,因此得了一個世襲的伯爵。
歷經數代,到得萬曆年間,柳家便已敗落,柳忠恕的祖父當時僅僅是一個五軍都督府的指揮同知。萬曆二十八年,播州楊應龍起兵作亂,朝廷任命李化龍為川、湖、貴三省總督,統二十萬大軍進剿。柳忠恕的祖父便在此時進入平叛大軍,屢立戰功,最後戰死於婁山關。
朝廷撫卹柳家,賜予茂陽伯爵位,柳氏一門終於恢復祖上榮光。
但天啟年間,柳忠恕的父親依附於魏忠賢,雖未為非作歹,但卻為崇禎不喜,憂懼交加,卒於崇禎三年。
柳忠恕繼承爵位,平素謹小慎微,並不與朝中權貴結交,為人低調異常,是以就連京城中人,都未必知道他的存在。
即使這樣一個人,竟然也與范家過往甚密,看來也是其中一顆必不可少的棋子。
可惜寧通接受這方面差使的時間並不長,因此對於寧完我掌握的機密瞭解不多,而寧完我此人又謹慎異常,對於自己的侄兒也沒有透露過多,到目前,朱平安掌握的東西也只有這麼多。
要想一舉剷除這些個依附在大明軀體上的毒瘤,任重而道遠啊!
可出了這麼的的事情,鳳陽可就消停不下來了。
錦衣衛千戶所被衝擊,抓獲的犯人民眾所殺,連個囫圇屍身都沒留下,錦衣衛千戶廖永堂被百姓和士子生擒,錦衣衛諸多校尉都被錄了口供,簽字畫押,證明廖永堂與韃子有染。
鳳陽文武官員正在震驚之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士子們率領百姓又洗劫了廖永堂的私宅,擒獲兩名韃子細作和多名廖永堂的家僕。口供矛頭直指廖永堂叛國投敵。
雖然沒有找到什麼實際的證物,可僅僅是這麼多人的口供,便足以定下廖永堂的罪行,更何況,在他的私宅中還找到了兩名貨真價實的韃子奸細。
鳳陽知府、布政使、按察使一股腦的湧到盧九德和路振飛的府上,請他們兩人給拿個主意。
盧九德頓時沒了主見,一個勁的求助於路振飛。
路振飛也有點迷糊。前日裡,朱平安剛剛拿了一個韃子細作,當著自己的面交給了廖永堂,怎麼不到兩天的功夫,便成了廖永堂私通關外,豢養韃子了。
可鐵證如山,廖永堂雖沒有招供,但已然是沉默不語,似乎對這一變故並無異議。這一下,就連路振飛也沒了主意。
集思廣益之下,路便由路振飛這個巡撫、盧九德這個鎮守中官牽頭,大小官員署名,向朝廷上疏稟明事情經過,等候內閣和皇帝的裁決了。
傍晚時分,幾騎快馬手持令牌,一路風馳電掣,奔向京城而去,鳳陽的局勢才算穩定下來。
原本被兵馬司抓捕計程車子和百姓也在路振飛的干涉下被釋放出來,只是被告知,在未得到官府的許可之前,任何人不得離開鳳陽外出。因為,一旦朝廷的欽使到來,必然要查問諸人的口供,少不得需要大傢伙出面作證。
而這一切,與朱平安都沒了干係。他就躲在千戶所中,享受著難得的閒暇時光。
可想要清閒下來,哪有想的那麼容易。王金髮想了大半天,在掌燈時分請見朱平安。看來,關於朱平安之前的吩咐,他是想到了一些對策。
“小人斗膽,想問大爺,您說的財貨究竟價值幾何啊?”王金髮猶豫了片刻,抬起頭詢問道。
“一萬兩黃金,全部都有各地官府的印記。這些也都是張獻忠送給王金勇,想要用來買通他東進會師的。這件事情你應該知道!”
王金髮心頭一凜。
“還有幾十萬兩的銀票,數目太大,如果折成現銀,別說整個鳳陽無人能吞得下,就是官府也會察覺。還有便是些珠寶玉器等物,價值不好計算!”
王金髮仔細想了想,神情漸漸放鬆下來,“這個事情不難,但有一事小人須稟明大爺。折成沒有標記的現銀,小人是有些渠道,但其中會消耗一些。”
“這是必須的,我明白!”朱平安點點頭。這就相當於後世的洗錢,經辦方也是承擔一定的風險的,收取一些而費用也是合理。
“具體的份額,小人還須當面見一見那些人,才能回稟大爺!”
“是些什麼人,我可不想和韃子打交道,這你是明白的!”
“大爺放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