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聽。孫和鼎、張濤等人的課程讓他大開眼界。而登萊水師的主官童萬鈞也是對他疼愛有加,平日裡便是邀請了他和劉國軒住在他的家中,晚間便將自己的海戰經驗傾囊相授。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塊散發著巨大吸引力的磁石,不斷吸引著施琅。
“我還是要回福建去!”想了半晌,施琅咬著嘴唇回答道,雖然這個回答讓朱平安不免有些失望,但他還是笑了笑,“本官絕不勉強你的意願,日後還有機會,登萊水師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施琅和劉國軒兩個人也沒了精神,無精打采的跟在鄭鴻逵、陳鼎的身後出了都司衙門。
迎面卻是一名老者疾馳而至,到了近前,翻身下馬,赫然便是童萬鈞。
“施家小子,劉國軒,你們要走?”童萬鈞氣喘吁吁的問道。
施琅和劉國軒彼此對視一眼,眼眶略有些泛紅。
童萬鈞跺跺腳,也沒說什麼,而是徑直從懷中摸出一本書冊來,交到施琅的手中。
施琅和劉國軒仔細一看,封皮上卻是四個大字。“水師紀略”。
“此冊是老夫當年跟隨孫元化大人時,得孫大人教授,並記錄了多年來的所學所思,今後便交給你們兩個,回去以後仔細研讀,萬萬不可將其束之高閣!”
施琅和劉國軒再也忍耐不住,眼淚順著臉龐悄然滑落,兩人徑直跪在了童萬鈞的面前,連連叩頭。(未完待續。。)
第九十三章 目標皮島
施琅和劉國軒還是回去了福建,這一點,讓朱平安免不了感到些許失望。童萬鈞已經五十多歲了,海上的風浪不知道還能經受的了幾年,登萊水師的將領大都和他的歲數差不多,眼見著就要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刻,施琅便是朱平安中意的人才。
講武堂的一眾學生中,專門研習水師水戰的人數並不多,這些人倒不如施琅的經驗豐富。由此,朱平安便動了以施琅作為未來水師主官的念頭,但好事多磨,施琅此次還是隨著鄭鴻逵回到了福建。不過朱平安也有自信,在蓬萊的這幾個月中,相信施琅的心頭上已經被刻上了深深的烙印,將來的某個日子,施琅一定會加入到登萊水師的行列中。
孫傳庭夫人一家來到蓬萊也已經有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孫夫人得到了等登州醫院頂尖中西醫師的聯合會診,已經篩選出一套極有針對性的診療方法,西醫的控制,中醫的調養,估計整個恢復過程也要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之內。
講武堂童子班正式成立,孫傳庭的幼子孫世寧成為第一個報名參與的學生,之後登州體系內的軍官子弟踴躍報名,就連招撫過來的原劉澤清手下的一批軍官也紛紛將子弟送了進來,不到十天的時間,童子班竟然已經達到了五十人的規模。童子班的班主任人選讓朱平安很是為難,最終才決定由從廣東歸來的名士張濤擔任。
張濤是《西洋火攻圖說》的作者,當年曾經輔助孫元化執掌登萊。本身又是著名的學者,中西貫通。孫元化被殺之後,張濤心灰意冷,流落到廣東一帶,之後要不是孫和京上門懇求,恐怕這輩子都不會再出山了。來到登州之後,張濤便加入到研究所的序列中,眼見著登萊日益紅火,竟是超過了當年的孫元化主政時代。張濤這個將近六十歲的老者也頓時“老夫聊發少年狂”,重新煥發了青春。此次接掌童子班。張濤也深知其中的責任重大。硬是向朱平安將孫和京也要了過來,由他的這個世侄在旁輔助。
孫夫人和孫世寧都有了去處,反倒是孫若瑄卻閒暇下來,每日裡孫夫人去醫院診療後。她卻無所事事。一來二去。卻是和木語菱熟絡起來。孫若瑄之比木語菱小了兩歲。兩人年歲相當,彼此間倒是有相同的話題。
孫若瑄出身名門,其父文武兼備。她也自小便被母親教養長大,詩詞書畫無一不精,性格也溫婉可人。時間長了,木語菱也將其作為自己的妹妹一般來對待。
但漸漸地,木語菱卻發現了這位孫家小姐的一些細微之處。朱平安忙於公務,平日裡晚間才能回家,木嚴梓喜好山水,經常和一群士子們遊山玩水,常常是幾天也不回來一次。是以府中白日裡也只有木語菱和孫若瑄在。而孫若瑄的話題總是有意無意的牽扯到朱平安。
女人的心思總是敏感的,很快的木語菱便捕捉到了這不同尋常的一點。那種熟悉的情緒瞬間又出現在心頭,那還是在得知陳圓圓對朱平安暗生情愫之後。作為已經成為夫妻的木語菱和朱平安,從內心來講,木語菱對於朱平安的想法還是有著一定的瞭解的。
在這個時代,男人在正妻之後,迎娶妾室是在平常不過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