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2/4 頁)
祁充格面帶鄙夷的看看身後那些人等,這才回答道:“稟王爺,今日前來迎候我軍不過都是些趨炎附勢之徒,大批的前明官紳早已離開京師,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向江南而去,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去了山東!”
多爾袞探嘆口氣,“中原多俊傑,真正的人才暫時是不會投效咱們的,眼下這些人只不過是咱們籠絡人心的工具而已。洪亨九說的沒沒錯,要想招攬南人中的俊傑為我所用,還需要時日啊!”
吳三桂此時也趕了上來,“王爺,那咱們佔據京師之後的打算如何呢?南京的偽明朝廷還在一個勁的嚷嚷著北伐,李自成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山東還有朱平安坐擁雄兵、虎視眈眈。咱們還須早作計議才是啊!”
“平西王的看法呢?”多爾袞反問道。
“以臣之愚見,當下要立刻將李自成餘部趕出京畿。如今天下群雄並起,李自成雖然新敗,但仍是我大清爭鼎天下的最大對手,當務之急是消滅他的主力部隊,控制山陝、河南。偽明黨政不斷,將無戰心,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已。朱平安偏居山東四戰之地,也不足為慮。只要先將李自成打垮,剩下來的事情便好辦了!”
多爾袞點點頭,“平西王之策甚合我意,但有一點本王卻是與你意見相左!”
“請王爺指教!”
“我滿洲最大的對手,不是李自成,恰恰是如今龜縮在山東的朱平安!”
吳三桂和祁充格俱是一愣。
“其中的緣由本王便不再多說了。不過,本王和洪承疇以及英王、豫王都同意你的戰略構想。先取李自成、再定江南,他朱平安便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以一省之地對抗一國之雄師!”(未完待續。。)
第六十八章 曹無傷的憂慮
跨入新的一年,中原大地上迎來了三個不同的年號,滿清的順治元年,退出京畿向山陝而去的大順的永昌元年,以及偏居江南的大明義興元年。三個朝廷,面臨著不同的局面,也同樣面臨著屬於各自的困窘。
至於已經進入四川,建立了大西朝的張獻忠,由於其自身實力和上述三股勢力相去甚遠,同時又在蜀中閉關鎖國,宛如一位山大王的做派,所以便自動被天下人忽視了。
多爾袞將李自成趕出京師,繼而銜尾追擊,在慶都、真定連續重創大順軍。闖軍老營的大將,同時也是李自成的愛將谷英戰死,大順軍不得不加快了向山陝撤軍的腳步,但清軍多鐸和阿濟格兩部左右分擊而來,給大順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在此期間,大順軍之前追贓助餉政策造成的惡果顯露無疑。各地原大明的降官降將在大順連續兵敗的情況下,開始成建制的倒向清軍的陣營。這一方面是由於大順的政策使然,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洪承疇、吳三桂等降將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同鎮將姜瓖便在洪承疇和吳三桂兩人的勸說下,向清軍投降,這也直接導致了山西的門戶大開。
就在大順軍和清軍拼死血戰的同時,江南義興朝廷的北伐之軍卻在河南寸步未動,河南的大順軍劉洪起、劉汝奎所部堅壁清野,拼死擋住了明軍北上的道路。而孫傳庭和史可法則只有三萬兵馬,後勤補給更是時斷時續,軍中上下怨聲載道,要不是孫傳庭麾下虎大威、蔣允儀、周仕鳳、許成名竭盡全力的穩住軍心,以及山東兵馬的策應,恐怕北伐志軍早已不戰自亂。
遠在南京的義興皇帝朱慈烺雖然竭盡全力的支援北伐。但詔令卻是根本走不出偌大的宮城。就在去年的十二月一個月之內,朱慈烺接連用皇帝的詔旨免去了趙之龍、阮大鋮、錢謙益三位內閣閣臣的職務。阮大鋮是當初擁立福王的首腦之一,秋後算賬,為時未晚,對於他的下場,眾人都是早有預見。但趙之龍和錢謙益的倒臺卻是令整個朝堂為之震動。
這兩個人。都和東林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更是江南士紳在朝中的代表。他們對於北伐的不合作態度,最終觸怒了義興皇帝,但朱慈烺卻是沒有意識到,他的這個舉動卻是招致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由此帶來的惡果,便是招致了朝堂之上群臣的不滿。先前,鄭三俊、方岳貢一力主張的效仿山東,在沿海各地恢復市舶司衙門,由朝廷統一掌管的建議便是遭到了朝臣和士紳們的一直反對。但朱慈烺卻是力排眾議,堅持要將這項決策實施下去,為此他與朝臣劍拔弩張。除了撤換趙之龍和錢謙益,更是裁撤了一批朝廷官員。
為此,朝臣們不斷上疏彈劾鄭三俊和方岳貢,即便是在文臣中名聲不錯的盧九德和王品等內官居中調停也是沒有絲毫的效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