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3/4 頁)
楚楚,朱總兵常駐京師,對於山東、河南等地的掌控力自然會有一定的削弱。朝堂中書便可以藉此機會將山東文武明升暗降,或者拔擢到朝中任職,或者改派到其他地方,由此一來,各地的軍政之權便由朝廷慢慢滲透並接管,到時候,朱總兵的勢力便會逐漸萎縮。陛下正處於壯年,經年之後,陛下想要如何取捨,還不是盡在掌握嗎?”
方岳貢的話說完,大殿上寂靜無聲。不可否認,他的話卻是很有道理,但皇后曾氏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先立後廢,這其中漫長的過程不知道要發生多少的變數,她好不容易等來了否極泰來的一天,要讓她再度忍氣吞聲、夾著尾巴做人,無論如何她是接受不了的。
因此對於方岳貢的提議,曾氏第一個投了反對意見。
方岳貢說話的時候,鄭鴻逵聽得分外認真。對於方岳貢,鄭鴻逵並不陌生。多年以來,鄭鴻逵在大江南北為鄭氏的崛起不斷奔走,雖然期間發生過鄭彩、鄭聯兄弟的變故,但身為鄭家一份子的責任,始終在激勵和督促著鄭鴻逵絲毫不敢大意。
也因此,鄭鴻逵對於朝堂之上甚至於民間的各種人才都分外的留意。方岳貢作為崇禎朝時的山東巡撫,自然早就在鄭鴻逵的觀察之中。義興之亂後,朱聿鍵和朱平安父子都在竭盡全力的追查方岳貢的下落,由此便可見方岳貢其人的才華。同殿為臣之後,鄭鴻逵也利用大大小小的機會逐步接近方岳貢,希望與這位天子近臣搞好關係,將愛總有一天會有大用。
今日裡方岳貢所說的話,卻是讓鄭鴻逵深為贊同。這條計策雖然耗時長久,但對於朝廷來說卻是受益匪淺,一旦能接手朱平安手中的資源,朱聿鍵的隆武朝廷將立刻壯大百倍。
鄭鴻逵本想開口贊同,但身前的鄭芝龍卻是悄悄轉過頭來,用一種微乎其微的聲音說道:“此計雖好,但決不能施用。朝廷做大,將我鄭家置於何地。陛下能用此計對付朱平安,同樣依此施用於我鄭家!”
鄭鴻逵悚然而驚,不可思議的看向鄭芝龍那寬厚的背影。他發覺,直到今日此時這一刻,他才能完完全全的看清楚自己的這位兄長。表面上看來雖然是一副武夫的模樣,但現在看來,之前的種種,包括剛剛在朱聿鍵面前的“暴怒”。其實只不過是他用來遮掩自己真實面目的面具而已。
鄭鴻逵忽然覺得自己和鄭彩、鄭聯輸在鄭芝龍手中,其實一點也不冤枉。鄭芝龍的心機、城府和眼光,的確有過人之處。
鄭鴻逵的思緒忽然間混亂起來,就在這個當口,鄭芝龍卻是搶先說道:“潛山先生的意思臣明白了,但臣也要提醒陛下,立儲一事非同小可,先立後廢更是會令朝局動盪。太子之位乃是國之根本,一旦確立,群臣的態度、天下百姓的態度都會由此發生轉變,陛下別忘了,各地的督撫如今也都還是沉默不言呢,他們的心裡同樣在作著比較。臣只怕,立儲君容易,有朝一日,想要廢去,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還請陛下三思而行!”(未完待續。。)
ps: 星期天單位加班,請假一天,抱歉抱歉!
第九十八章 南北兩睿王
義興元年四月初六,滿清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英親王阿濟格統領,由永寧州一線突入延安府,此路為北路軍,以八旗精銳為主力,總兵力八萬餘人;另一路則由豫親王多鐸率領,麾下以漢軍為主力,總兵力七萬人,沿陝州一線猛攻潼關。攝政王多爾袞則坐鎮京畿,嚴防山東和河南方面可能會出現的攻擊。
豪格被下獄之後,他的一干心腹也相繼被抓起來投入監牢,何洛會在多爾袞的授意下,成為關外各路兵馬總管,統一負責關外對於金州四衛的用兵。可以說,豪格的倒臺,也促成了多爾袞在滿清內部的一家獨大。在其壓力之下,滿清皇室也最終同意了遷都北京。
控制陝甘和湖廣一部的大順軍經過一段時日的休養生息,也恢復了一定的元氣。李自成將征討甘肅、寧夏的賀錦所部抽調回陝西駐防,在得到清軍大舉西進的訊息之後,湖廣白旺的大軍也開始向河南、陝西一線靠攏。
此時的清軍雖然處於進攻勢頭,但從兵力方面來看,卻是處於劣勢之中。大順軍僅在陝西的駐軍便達到了三十萬之眾,加上賀錦、白旺兩部的回援,總兵力直衝五十萬人。在經過一段的休整之後,李自成也恢復了原有的信心,就算此時清軍不西進,他也打算舉大軍東征,收復河北、京畿的失地。
一時之間,劉宗敏、袁宗第、郝搖旗等順軍主力各部紛紛向山陝邊界出擊,打算給清軍以迎頭痛擊。
不得已遷都來到北京的莊妃也是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