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這樣想。所以議價時候,見怎麼也降不下價錢,也就算了。誰知道我和璉表哥到衙門裡過戶的時候,遇見繕國公其孫石光珠,璉表哥和他打招呼,說起來,才知道,原本繕國公家也曾有意購買,一開始王家報價九萬兩,後來讓了五千兩,但是繕國公家覺得作為別院,地址太靠近皇城了,不合適,而且小了點,若是作為宅院,就那麼幾間房舍不夠住,若是添湖造樓,不僅麻煩而且還要再花錢,不值當的,這才算了。報給別家的價錢比我們家買下的價錢還低,就算坐地起價,也沒有這樣的呀。”這不是欺負人嘛。
看到霽玉氣惱的樣子,賈敏神色淡淡的道:“這種事情,本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王家死咬著不吐口,我們又能怎麼辦?王家為什麼賣我們賣的那麼貴?還不是別人買下,別院依舊是別院。只有我家買了,這別院就成為我家宅子的一部分。顯而易見,對我們家來說,這宅子價值大增。王家和我們家沒什麼交情,也沒要求我們家之處,看出這一點,人家憑什麼不能漲價?你嫌貴,儘可以不買,誰也沒強迫你買。人家不過擺出一副姿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所以沒什麼好抱怨的。”
經賈敏一番勸解,霽玉不在糾結不放,自嘲道:“買房本是件歡喜的事,我卻弄了一肚子氣,實在是不該。往好了想,現在建一個像它這麼大的園子,前面買賣地皮,土木磚石各項材料,後面的堆山鑿池,起樓豎閣,種竹栽花,……各行匠役費用,算下來,至少也得五六萬,還得跟著操心,如今買個現成的,省事。這所別院我在王家人的帶領下,逛了個七七八八。雖然現在是冬天,花木凋零,景緻不顯,但園中的亭臺樓閣,曲廊水榭,小橋曲徑,山石流水,……佈局上別有韻致,可以看出是頗費了一番心思在裡面。”
說起裡面的景緻,霽玉興致勃勃。“裡面的水也不是死水,而是從廣門渠引來的活水。最妙的是裡面有一眼寒泉,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比正常的水溫要低七八度,據說夏日裡用這泉水浸泡果子,比放在深井裡用井水的效果還要好。更絕的是這泉水一年四季溫度恆定不變,冬不結冰,不封凍。嚴冬之時,水面上水氣嫋嫋,遇冷凝結成一層薄薄的煙霧,泉池幽深,波光粼粼,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這副景象被稱之為“雲蒸霧潤”,乃是園中最別緻的一景。……”
賈敏笑道:“讓你這麼一說,我都動了心,恨不得立時去看一眼才好。” 霽玉道:“這有何難,母親若是想去,只管吩咐下去,坐上車到了地方,想怎麼看就怎麼看,儘管看個夠。反正已經買下,是自家的了。” 賈敏搖頭道:“等房子收拾利落,我們搬過去再看也不遲。你也說是自家的,還怕沒有看膩的那一天。再說,裡面還由王家的人在,若是就此一去,丟了什麼,少了什麼,我們這裡說不清,也不急在這一時。”
雖然宅子是買過來了,不過裡還有些王家的東西和一些照看宅院的僕役,當時買下來的時候,兩家已經商量好了,王家將東西在別院裡規整好,可以暫時先寄放在這裡,等王家上路的時候,直接派車從這裡拉走,不用拉回王宅再折騰一遍。雖然裡面一些貴重的王家早已經拉走了,留下的都是些粗笨的,不太值錢的。但是搬家的時候,最容易“失盜”了,下人監守自盜也非常容易。搬過好幾次家的賈敏對此非常有經驗,所以她不肯去趟這個“渾水”,替人背這個“黑鍋”。
母子兩個就新宅收拾之事說了幾句,賈敏道:“過了臘八,你們學裡就該放假了。舊年我們雖然不在京裡,可是各處的年禮都不曾少。今年你父親雖然還在揚州,但是你在京中,若是年禮再只由管事送去,可就失禮了。”
“孩兒明白。我會帶人送過去的。”霽玉詫異的道:“只是揚州這麼早就把年禮送過來了?這才剛入臘。每年不是在臘月中旬前一點兒才到的嗎?……”
“揚州的還沒送過來。”賈敏打斷他,道:“現在這些,是我在京裡預備的。我們如今這一大家在京中,再向各家送年禮,和往年京中沒有主事之人,都在外地是不一樣的,不能按照舊例走。長住京中之後,以後京中的人情往來都要走起來了,哪像在外地,京中的紅白喜事,筵席慶典,……人情往來,和我們沒什麼大關係。再說,日常往來,你和清玉在學裡也應該有幾個知交好友,如今快過年了,不管厚薄,也該備份禮送過去才是。”
之所以改動年禮,還有一個原因,賈敏沒有說。因為林海離京做官多年,京中情勢變化,各部官員調任,升遷,貶謫,……各項國策推出前後事宜及文武百官的態度,朝廷動態,凡此種種,皆是林海從邸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