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困難重重,但也由於那些謠傳引起的驚慌情緒而被誇大了些。很明顯,以路德維格為首的諾貝爾公司的技術領導,是精明練達的典型,總是走在時間前面;但是那些俄國商業助手卻沒有這種水平。簡而言之,管理這樣一種現代化發展的任務,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勝任的。
雖然阿爾弗裡德·諾貝爾的健康狀況不佳,他還要為自己正在迅速發展程序中的寵大組織操心,但卻不能不出面干預了。他既不急躁也不拖延地提供了勸告和幫助,再次尖銳地批評了公司的財務專家,但“對我的哥哥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沒有漏失地完成這樣宏偉的企業所取得的卓越個人成就,表示羨慕。”他現在和從前一樣,以其巨大的經驗、謹慎和對企業發展的預見,提供了寶貴的援助。除了他的很多調查和在生產方面的純技術改進外,他還給了相當大的金錢幫助。透過提供四百萬法郎的低息短期貸款,購買大批新的股票證券,他使得這家公司的形勢轉危為安。紅利逐漸由原先的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十五,降到百分之二。他把自己的俄國公債券,拿出作為對這家公司徵收的利潤稅款的保證金,以及作為它從俄國國家銀行借用的一百萬盧布的帖現貸款的抵押;他同路德維格還把自己在這家生產公司的全部股票所有權也都轉讓出去。
這一切挽救了局勢,大機器再次開始運轉起來。但這不過是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發生的事例這一。此後多年,這家公司還有很多別的困難,這兩位性格暴躁、特點不同的兄弟之間,也有著嚴重的意見不合。大批金錢經常處於危險之中,使他們從來不能掉以輕心。對觀念論興趣很濃的路德維格,總想個人擁有和資助他的企業,從而將它納入自己負責和完全操縱之下;他想在這個只有很少幾名股東的家庭企業裡,製造一個更小的“獨立王國”。他厭惡股票交易的預測和手續,這引起了外部股票持有者的干預。另一方面,阿爾弗裡德的經驗,使他具有一位發明家的處事觀點: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事事精通;一家商業企業一旦在良好的基礎上開始之後,就應該馬上放心地交給那些在各個特定方面稱職的人。下面的商務經營和財務等責任,應該儘可能分給更多的人去管理。這兩兄弟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不貪財。他們熱愛工作,但對工作報酬的喜愛,只是由於它能夠成為有用的流通資本,或者用來為某些值得的目的投資。這一特點,顯然是從他們的父親伊曼紐爾那裡繼承來的。他們兩個人在掌管資金方面,總的說來具有一種罕見但卻無可非議的性格。只是在具體的用錢方面,他們各有不同的作法。
阿爾弗裡德·諾貝爾在一八八三年寫信給路德維格說:“我們意見分岐的唯一之處是,你是先積蓄後賺錢;而我則建議將來最好是先借錢後擴充。如果我們把這個不同的計劃除外,那麼,我象你一樣贊成發展。”路德維格寫道:“作為一個站在商人和簿記員前面,有著勇氣和誠實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注意對感性經驗進行辨別,以及堅決履行自己義務的人……你所給予我們的幫助有很大價值,我希望人們將不再象現在這樣,說什麼諾貝爾兄弟公司是路德維格·諾貝爾的公司。”
伊曼紐爾·諾貝爾的三個兒子,都象他們的父親一樣,是誠實正直的人,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堅信自己做得對。從他們父子身上,可以看出在採取一項決定時的某種固執性,他們總是要在深思熟慮之後,才提出自己的主張。
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後來變化甚大的歷史,超出了本文的介紹範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一八四二年由父親建立的機械廠,和兒子們搞的開創性石油公司,都在諾貝爾的後代(1890—1817)熟練的指導下,發展成為巨大的世界性企業。在本世紀初的幾年,諾貝爾在巴庫的石油生產曾超過美國。
在二十世紀第二個十年裡,當沙皇的帝國和整個俄國的社會結構都被共產主義革命①投入熔爐時,興隆的諾貝爾公司當然也免不了如此。這家公司和與它相關的幾百萬財富,均被沒收和國有化了。在最初的動亂年代裡,生產曾急劇下降逸事及後人評論。今通行《國學基本叢書》及世界書局本。,但於三十年代便在新政權下恢復起來;由於諾貝爾家族長期著眼的計劃,它在世界市場上再次成為一個有意義的因素。但在開始的時候,所有的石油,都被用來供應本國市場迅速增長的需要——
①指一九一七年在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編者注
一九一八年,諾貝爾家族的所有成員,不得不留下他們擁有的一切東西,經過巨大的困苦,作為難民離開了俄國。七十五年來盾,如人民內部矛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