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頁)
道遠!我要說天下億兆黎庶和朕對各位卿家期望至深,各位還要再接再厲啊!”
“我等即便粉身碎骨,也必不負陛下隆恩!”一如既往的誓言響起,說這類話時奸臣往往比忠臣更響亮。
“右大將,你能選拔出這樣多的忠義之臣,訓練出如此多的長勝之師,可見平時是殫精竭慮辛勞國事!”對於我們這些人畢竟只是個姿態,真正只有和織田信長關係的內容才是問題的實質,這一點不要說天皇,任何一個人都不會不清楚。“……自應仁之亂以來,天下綱紀崩壞法統淪喪,急需的也正是你這樣的忠義之臣以雷霆手段整飭啊!”
“陛下所言甚是,臣亦深有同感!”織田信長語氣低沉,彷彿充滿了切膚之痛。“由於世間為妄議逆行所充斥,就是侍奉神佛的人也受到汙染不得乾淨!更有甚者,諸如原本應該守護陛下的前大將軍足利義昭等人,亦妄行不端欺壓忠良,陰阻四方豪傑王路!臣實在是不得已才……”
“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它了!”天皇的右手在眼前揮了輝,彷彿是要趕走一隻討厭的蒼蠅。“但天下還需要掃靖,朝廷也需要輔助!不知右大將可願出任徵夷大將軍一職,總理天下藩事嗎?”
第三卷 奮鬥在山陰 64、御顏(下)
“終於來了!”相信不止是我,此刻在場的很多人都在心裡,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大喊了這樣一聲。正親町天皇的這句詢問,無疑是表明朝廷已經正式承認了織田信長取代室町幕府的地位,一個新的武家政權即將誕生。這樣的變革或許對百姓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但權力者之間的利益劃分絕對有著滄海桑田的作用。
“陛下聖恩浩蕩,微臣誠惶誠恐!”織田信長雙手拄地深深的伏下了身,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額頭觸及了地面。“臣深感才疏學淺,唯恐有負聖恩!”
“織田卿家不必過謙……”天皇在慈祥在語調中虛勢託了託手,根據慣例此時應該是在一番勉力後繼續褒揚一番。畢竟大家都是有“教養”的文明人,該有的程式一樣都不能少。
“無論從各方面的聲望、能力來講,天下勝過信長之人多如過江之鯽!”織田信長坐直了身,臉上的神情既不像是感激涕零也不像是謙虛推讓,反而像是在義正詞嚴的指出對方的錯誤。“……陛下整頓天下的急迫心情微臣感同身受,對於世道淪喪更是有切膚之痛!可糾正偏差並不能以產生新偏差的方法,涉及朝廷體制、綱紀倫常,萬萬不可輕易草率。微臣舉兵討伐前將軍足立義昭,只是為了還世道以清平,秉人間以正道!如微臣藉此而竊據高位,那麼會給天下人造成一個什麼印象,又讓人們學一個什麼樣的先例呢?因此雖然辜負了陛下的一番好意,但此事還是就此打住吧!”
“這……”正親町天皇尷尬的看了看一邊的幾位“智囊”,看來對這件事的預想出了一定的偏差。連我們這些織田家的重臣都大感震驚,自然也就難怪這些公卿們的莫名其妙,織田信長到底……想要什麼?
“右大將殿下大公無私高風亮節,這本身就足可堪為天下楷模!”可能是因為多少更年輕幾歲,新任關白近衛前久顯得比前任二條晴良更富於勇氣,亦或說明他與織田信長的關係更進一步。“……為了天下安危的大計,有些時候不得不事急從權,維護天下正道才是當務之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右大將是否有些過於忠厚了?”這番話說得看似指責,實際上是極響的馬屁,我就從來沒有想過把織田信長和“忠厚”一詞聯絡在一起。
“近衛閣下所言雖然非常有理,但竊以為正因為當此亂世才萬萬不可姑往姑行!”雖然是否定了近衛前久的觀點,但織田信長卻略有悅色,顯然是生受了這番恭維。“我織田信長雖然只是個山野武士,但一番忠義之心卻是天日可鑑!在下的一介虛名微不足道,但卻決不能給天下人一個錯誤的資訊。信長一旦坐上徵夷大將軍的位子,那麼誰都會認為可以僅憑武力來攝取權力,宵小妄佞之輩必將搖唇鼓舌,蠱惑愚蠻爭行暴虐!試問這樣做是使天下早日安定呢,還是更加導致紛亂?”一番話說得義正詞嚴,不知道底細的人還真會把他當成當世的聖人了。
“此時朝廷正需要諸位忠義之臣的支撐,右大將總不能就此退卻吧?”可能是看這麼半天織田信長的底牌還沒有備模出來,二條晴良坐在那裡顯得有些著急。“……當今朝廷黯弱政令不行,除兇邪作亂的因素外,也是我等一干朝臣輔助不力之故!織田右大將世之英雄人皆仰望,更有一班良才輔助。若蒙不棄,我願向朝廷傾力保薦殿下出任太政大臣一職,相信必能開創出亙古未有之一番新天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