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3/4 頁)
雖然說他在作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後最終沒能登上皇位,但是著實留下了不少子嗣。昨天我見到的這位周仁宮雖然還沒有成人,但是看樣子卻已經被內定為皇位的接班人了,不然也用不著處心積慮地搞這一套。
太子才剛剛死去不久,我並沒有想到皇室和朝廷中的各派勢力,會如此快地達成妥協。昨天既然在引見中提出那樣的要求,可見事先作了不少的準備。
“太子走得非常匆忙,並沒有來得及作出這種安排!”提到這個話題正親町季秀雖然並沒有顯得太悲痛,但臉色還是不由自主地鄭重了下來。“太子殿下一直身體就不太好,前次幾番近畿大亂都波及到了京都。說上一句有些不敬的話,太子殿下不但心思很重而且沒有多少魄力。尤其是……勸修寺閣下之死,對他的觸動相當之大,最後還是沒有能撐過去。他去世時我並不在場,但聽說在彌留之際已經有了些頓悟一切的意思!”
正親町季秀的話裡話外有些怨我的意思,這我聽出來了,在他的想法這不能說就是看不開。但在我卻也是身不由己的作法。如果我把一切都能夠退一步想的話,只怕也活不到現在了!
“雖然誠仁太子沒有留下遺言,但畢竟這是皇位地繼承問題,主要還是天皇陛下參考諸位重臣作出的決定!”見我沒有搭茬,正親町季秀也不好就剛才那個問題深究,只能繼續向下說道:“剛才我說的話並沒有說錯,周仁親王在諸位殿下里確實表現突出。朝廷裡只要是二目不瞎的人,都不會否定這一點。所以只能說提出這個人選後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那麼最早提出這個人選的人,究竟是哪位閣下呢?”我追問到。
這並不是我裝相,這件事以前確實沒有特別主意,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想到。太子誠仁親王剛剛四十出頭,誰能想到他這麼快就死了,他老子六十多了不是依舊活得好好的嗎?雖然我也知道之前我在關東時,就人選問題朝廷裡徵詢過一些人的意見,但可以肯定的是並沒有形成決議。
“這個人……就是我!”正親町季秀雖然遲疑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沒有隱瞞。
“你?”我有些意外。
“有沒有其他人也這麼說過我不知道,但至少在陛下問我地時候我是這麼回答的!”既然話已經說開。他索性也就全都放開了。“周仁親王從小是我看著長起來的。
溫文儒雅在所有皇子中最有王者之風。在天皇陛下問我的時候,我就直說了這個意思,說是他最適合繼承大位。當時在場的還有二條閣下和山科殿下。他們也都聽到了我這話。陛下一直沒有作出過明確表態,也是直到昨天公開提出了我才知道這件事!“
“其間談到我了嗎?”我心裡並不是很得勁兒,但是也說不上就一定是對這個周仁親王有什麼成見,因為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有過接觸。
“我沒有主動提起,他們可能是刻意地迴避了這個問題!”正親町季秀正在把一條醃漬小黃魚放進嘴裡,因為搖頭有些醬汁沾到了腮幫子上。“不過我和你的關係沒有人不知道,既然我這麼說他們可能會以為這就是你的意思!”
我沉思了一會兒,這好像也沒什麼關係,自從在後醍醐天皇引發的南北戰爭之後,天皇就幾乎沒有再發表過什麼自己的意見。皇室是必須維護的。因而即便有自己地“意思”也要透過公卿們來表達,那麼這件事似乎也不錯。我現在也是剛剛壓服了天下大名,主持皇位繼承人地戴冠之禮正可以大大提高聲望。
“戴冠之禮是什麼意思,儀式繁瑣嗎?”這時我才想起這個關鍵性問題,可別到時候鬧出什麼笑話來。
“和武士剃髮環甲之禮差不多,就是表示成人的一個儀式!”正親町季秀順嘴搭音地說道:“麻煩是麻煩,但是需要你作的事情並不多,只要接過帽子給他戴上,再說幾句話就行了!”
“之前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有什麼講究嗎?”我對這件事確實有些奇怪,按理說要是成人禮地慣例應該不是很罕見,那我怎麼就沒有呢?
“這件事從來就和武家沒什麼關係,你不知道這也很正常!”正親町季秀這時興致也逐漸高了起來,紅撲撲的臉色說明這酒已經漸入佳境。“所有皇室子弟在成年時都要有這麼個儀式,而主持的一般會是個有身份的公卿,如果再是有可能繼承皇位的皇子話,那麼這個主持人就肯定會是出身五攝家的。這其實是在權臣當中替皇子找個保護人,身份介乎於皇子的老師和義父之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地位和麵子的事情!”
“從來沒有武家擔任過?”我更加詫異。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