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4/4 頁)
通都大邑,裝置仍然不夠氣派,沒有供住客活動的廳堂,膳堂便是旅客活動的中心。
食客們食罷,泡上一杯茶,便可交際或談生意突聊天,並不急於離開。
近櫃檯的一桌有六名行商打扮的食客。
其中一人帶了六七分酒意,向店夥叫道:“店家,聽說從青州來了幾個賣唱的,何不請他們到貴店來賺幾文,讓咱們散散心,可好?”
倚在櫃檯旁的一名店夥咧嘴一笑,說:“不錯,來了幾個賣唱的,客官要聽曲散心?”
“湊合幾文,相信大家不至於反對。”
食客信口答。
“他們可不是上茶樓酒館賣唱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給他他會不唱?”
“行有行規。有錢他們也不能自貶身價。客官如果想聽,可在小店多住三兩天。”
“為什麼?”
“敝鎮的張五爺,過兩天是四十晉一華誕,在鎮南七真觀建有壽堂,屆時百藝雜陳,與賓客同樂。諸位如果多住三五天,必定大飽眼耳之福。”
“咦!壽堂怎能建在觀中?難道張五爺的大廳小得建不了壽堂不成?”
“五爺府中有壽堂,但閒雜人等是不準隨便出入的。”
“哦!可惜,咱們生意人不能久留。”
“錯過機會,未免可惜。”
店夥微笑著答。
李玉不再逗留,膳罷會帳走了。
他對七真觀頗感興趣,存下私往一探的念頭。
在山東,七真觀可說大名鼎鼎,各地幾乎皆有,建座七真觀湊熱鬧,而以登州府城南的七真觀最為著名。
七真的第一真是重陽子王嘉。他是陝西人,金朗大定韌年東遊海上,棲息登州城南的修真觀。
收了六名弟子。六名弟子是馬丹陽夫婦、長春真人邱處機、王玉陽、郝廣陵、譚處端,因此號稱為七真。
六弟子中,長春真人天下聞名,出入大漠。
足跡遠及歐亞異域。
隨元朝的大軍縱橫八極,神蹟驚天動地。
直至本朝中葉,民間仍流傳著邱真人西遊的神怪故事,傳說愈來愈神蹟近荒誕不經。
目下,京師西便門外的長春宮雖已改名為白雲觀,但長春派已在山東生根,每年真人的聖誕,長春派的弟子仍然在白雲觀的大殿掛起長春宮的大匾。
馬丹陽的弟子任鳳子,比乃師的仙術似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仙逝於萊陽的遊仙觀,但百年後仍有人在京師看到他。
據傳說,早年造反的妖婦康賽兒,是他的徒仙輩云云。
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