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4 頁)
這種條約?你要記住,蘇聯是不會白給人家東西的。”
這話使松岡好生奇怪,因為要搞四大國條約的想法是裡賓特洛甫對他說的。納吉認為這是個警告,但松岡仍興致勃勃,即使奧深瑪大使私下告訴他,蘇德兩國有可能很快交戰時,他仍興致盎然。
與松岡會見後,希特勒一天的日程仍未結束。他簽發了第二十五號命令,號召同時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當天午夜,他把南斯拉夫一事告訴了墨索里尼。“說真的,我現在並不認為這一局勢是災難性的”他寫道,“但是,局勢仍然很困難。就我們而論,我們必不可犯錯誤,以免最終危及整個局勢。”
所以,他便採取了一切必要的措施,採用必要的軍事手段,對付正在發展的危機。“總理,我現在緊急地請求你,在今後數天內切不可在阿爾巴尼亞進一步採取軍事行動。”
在客氣地提醒對方切不可再進行無望的冒險從而危害局勢後,他要求“絕對保密”並在這四字下畫了一道,以加重其重要性。
這封既客氣又拘泥形式的信強調了兩人之間的新的關係。在希臘和非洲和冒險遭到失敗後,墨索里尼已不再是“老大”了。在元首眼中,他身上已打上了不可原諒的、失敗的記號。希特勒所受的委屈是可怕的——雖然仍可爭議:希臘戰役的破產,不但推動了英國在利比亞成功地發動反攻並使佛朗哥不敢支援直布羅陀戰役,而且迫使德國在最不適宜的時刻去對付反叛的南斯拉夫。“巴巴羅沙”不得不向後推遲最少一月。
(5)希特勒雖然將“巴巴羅沙”計劃推遲的責任推給南斯拉夫戰役,但是,陸軍裝備的大大不足——他的責任——卻是更加主要的原因。無論如何,希特勒並未把計劃的推遲視為災難,儘管他有這個恐懼:“我生怕俄國人會採取主動,發動進攻。”
但是,當他把主軍將領召至總理府並向他們宣佈進攻的確切日期以及——這是更加重要的——就“兩種相反的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向他們訓話時,他似乎並不但心。3月30日上午11時,執行“巴巴羅沙”計劃的幾個高階將領,連同他們的參謀人員,都集中在內閣的小屋裡——那裡已放好一個講臺。與會的200餘人,按軍階和職務的高低,坐成幾個長列。希特勒是從後面進來的。一陣椅子的挪動聲後,與會者肅然起立,待希特勒走上講臺後,眾人方才坐下。他表情很嚴肅,談到了軍事和政治形勢。在四年內,美國不可能達到生產和軍事力量的高峰。因此,現在是在歐洲進行大掃除的大好時機。他說,與俄國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坐以等待是災難性的。進攻將於6月22日開始。
他說,延遲是不可能的。原因是,沒有一個繼承人能有足夠的權威去承擔發動這一戰爭的責任。他,只有他,才能在歐洲屈服之前阻止布林什維克這架壓路機的滾滾向前。他號召眾人起來將布林什維克的國家一舉毀滅,並消滅紅軍。他還保證說,他們將很快取得勝利、輝煌的勝利。唯一的問題是如何處置被征服了的俄國人,如何對待戰俘和非戰鬥人員。
軍方的首領們僵硬地坐著,一動不動,腦子裡在想著自己會不會被派去執行這項計劃。這些人都是職業軍人,對希特勒在征服波蘭後對波蘭猶太人、知識分子、牧師和貴族所採取的殘酷措施十分反感。他們的恐懼又因希特勒的又一個大聲恐嚇而加深了:“對俄戰爭,絕不能講什麼義氣!這場戰爭是意識形態和種族差別的戰爭,必須用空前的決心去打。要毫不留情,堅決不發慈悲!”
會場上未出現反對意見,就跟入侵波蘭時一樣,連無意的反對意見也未聽到一聲。
那天上午,希特勒要求他的軍事將領,將戰士的榮譽拿出來妥協,使他們蒙受了最後一次的屈辱的考驗。與許多一如希特勒既憎又怕猶太人和斯拉夫人的人們一樣,他們也不大願意加入他的十字軍。今天,他們認為只為補償在戰爭中得到在凡爾賽失去的俄國領土的生存空間,業已退居幕後,希特勒的真正的入侵理由已昭然若揭:消滅布林什維主義——就是說,消滅猶太人。
與此同時,對南斯拉夫和希臘的入侵準備已告完成。在貝爾格萊德街頭,每天都發生示威遊行。其中,有些是當地的共產黨為執行蘇維埃的巴爾幹政策而煽動的。事實上,俄國是急於要支援南斯拉夫去反對德國的入侵的,因為它於4月5日與南斯拉夫的新政府簽訂了一項條約。但這並未令希特勒洩氣。次日拂曉,德軍以壓倒優勢的兵力跨過了南斯拉夫的邊界。德機開始有計劃地轟炸貝爾格萊德——很有意思,希特勒為這次行動取的代號暗語是“懲罰”蘇聯領導人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