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頁)
他宣佈,他敢肯定,進攻捷克斯洛伐克必將帶來另一次大戰。“這種戰爭的後果,不僅僅是軍事失敗,而且是德國的全面災難。”
他繼而說,人民不要這場戰爭,陸軍對此也沒有思想準備。
7月16日,當貝克將此檔案呈交上去時,他的講話尤其大膽——他讓勃勞希契在軍事將領中組織抵制。“倘若軍事將領們不按自己的特有的政治見解和良心行動”討論紀要說,“歷史就會將罪過加在他們頭上……若大家行動堅決,戰爭政策就執行不了……時局特殊,措施也隨之特殊。”
8月初,在眾人勸說下,勃勞希契召開了一次高階陸軍將領會議。在會上,他宣讀了這份備忘錄——它預言,入侵捷克必將導致一場大戰,德國一定打輸。為了蘇臺德,竟拿民族存亡去冒險,這值得嗎?眾人一致認為,軍民皆反戰。將領們也同意,陸軍的訓練和裝備或許可打敗捷克人,但要打敗歐洲強國的聯盟,是絕對不行的。會上只出現兩條反對意見,但都很溫和。布許將軍重彈了軍隊不該干預政治的老調,而萊希瑙這個第一個變為納粹的將軍則告誡其同僚,應單獨與希特勒辯論,不要集體前往。勃勞希契採納了他的建議,單獨前去面見元首。但是,他是否像對同僚們說話時那樣強硬有力地去面陳希特勒,這還是值得懷疑的;然而,即使說法比較婉轉,它也帶來一陣大聲呵斥,重使勃勞希契循規蹈矩。
將領們的否定態度使希特勒氣餒。8月10日,他將總參謀長等人請至貝格霍夫進午餐。他又歷時3小時滔滔不絕地大講他的政治理論,但他們也同樣不以為然。眾人的一致反對反倒加強了元首的決心。5天后,在朱特堡附近觀察了一炮兵演習後,他將高階將領召至飯廳,宣佈於秋天用武力解決捷克問題。他向聽眾保證,只要張伯倫和達拉第仍然在位,就不會出現大戰。在結束講話時,他提醒大家注意,他的預言是會應驗的。
兩天後,蘇聯大使邁斯基對哈利法克斯說,德國政策“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恫嚇””
真正危及和平”的是英法兩國之曖昧態度,因為無論對德國國內和國外的力量,它都作了過高的估計。次日下午,一個來自波美拉尼亞的農場主又給英國人帶來了新的壓力。此人名叫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施曼津,系偉大詩人克萊斯特—施曼津的後代,君主主義者。長期以來,他是希特勒的敵人。他拿著卡納里斯海軍上將搞到的護照,作為德國總參謀部內溫和派的代表來到倫敦——這些溫和派人士均希望能阻止希特勒的侵略。當日黃昏,他與哈利法克斯的主要外交顧問羅伯特·凡西塔特爵士私下進行了交談。克萊斯特清醒地宣佈,除非英國出面阻止,否則戰爭肯定爆發。他說,德國只有一個極端主義者。“希特勒自己的決心已下。德國陸軍中的所有將領都是我的朋友,他們都知道這點,也只有他們才確切知道。他們還知道地雷爆炸的日期。”
()
“你是說,像戈培爾和希姆萊之流,竟不為希特勒的戰爭推波助瀾?”
凡西塔特問道。
“我重複一遍:我不把他們計算在內。這項決定是希特勒一人作的。”
所有將領均“死死反對戰爭,卻又無力反對——除非得到國外的鼓勵和支援。我跟你說過,他們知道確切的日期,會不得不在該日進軍”當被問到是哪一天時,克萊斯特笑了。“哎,你當然知道”凡西塔特費了一番唇舌,說明英國的領導人並未掌握這份情報,他才相信,“若在9月27日後才採取行動,那就太遲了”他說。阻止戰爭的時間最遲不能遲於9月中旬。一定要讓希特勒明白,英法兩國決不是在虛張聲勢。英國必須讓一名主要的政治家出面講話,講話要針對德國公眾,要著重指出戰爭的恐怖。
凡西塔特立刻將會談情況寫成詳細彙報,交給了張伯倫。
然而,由於張伯倫一心姑息,對凡西塔特之所云不以為然。次日,漢德遜從柏林發來電報,進一步加強了他的立場。這位大使的看法是,戰爭的危險不在希特勒身上,(因他拗不過人家)“而在那些加緊備戰的勢力身上,即德國和捷克的極端分子、共產黨人,以及其他有影響的勢力和外國普通仇恨納粹主義的勢力。”
他奉勸倫敦,“切勿將希特勒先生迫入困境,使其威信掃地,以致不得不向極端分子屈服。”
克萊斯特的看法與真實情況相差無幾。在國內,希特勒陷入反戰派的重圍。他的論點仍不能令其將領們信服。反戰派主將貝克將軍再次提出辭職,勃勞希契不予接受,他就索性不再上班。為解決這一問題,希特勒接受了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