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意見分歧(第2/3 頁)
用受處分呢,後來發現我們不管,也傻眼了。”
“那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跟她嫌疑大小有什麼關係?”唐弘業不解。
方圓點點頭:“當然有關係了,這說明苗秋蓮雖然不是一個足夠沉穩的人,相反還有些衝動潑辣,但是她也同樣不是一個不計後果的人,懂得趨利避害,你看她以往每一次跟別人起了衝突,最終的結果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大事,衝突的程度在她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的後果範圍內,沒有一次造成過對方的重傷,更別說上升到殺人害命那種嚴重程度了,所以我覺得,苗秋蓮的脾氣雖然可能不太好,但是她並不是一個完全不知道自控的人,也沒有衝動到失去理智的程度。最關鍵的是,她的性別也是很能說明問題的,畢竟趙英華在遇害之前還有過什麼經歷,咱們在最初勘察現場的時候就聽劉法醫說過了,這個苗秋蓮顯然是做不到的……”
說到這裡,儘管方圓已經儘量在自己能夠表達清楚意思的前提下。用了最委婉含蓄的說法,但是她因為心裡面很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還是在說完這番話之後,忍不住覺得臉頰有點發熱,八成臉又紅了。
她想說的是什麼,大家夥兒自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做了這一行。有的時候需要涉及到的話題。自然也難免會顯得有些重口味,初來乍到、入行沒多久的新人往往會覺得有些難為情,這都是必然的過程。所以方圓講的如此隱晦和含蓄,也沒有人覺得奇怪,都很能夠理解,甚至覺得這種青澀的過程很有意思。
不過理解歸理解。覺得有意思也是確實是覺得有意思,方圓的觀點卻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援。至少唐弘業就和她持有相反的看法。
“這話可不對啊方圓,你說的那些想法和分析結論,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不太周全的地方。”他不太客氣的直接開口指出方圓觀點當中不夠全面和客觀的部分,“你說的那句話對,苗秋蓮的性別確實是能夠說明一定問題的。但是這也只能說明,當天晚上與趙英華髮生關係的那個人。絕對不可能是苗秋蓮,除此之外呢?還能說明什麼別的麼?這跟苗秋蓮有沒有可能殺害趙英華沒有絲毫的關聯,也構不成因果關係。咱們都知道趙英華當天晚上曾經與人發生過關係,並且對方沒有留下體液之類可以作為證據的生物資訊,但是我們也一樣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和趙英華髮生關係的那個人和殺死趙英華的是同一個人啊,對吧?”
方圓被唐弘業這麼一說,不由的也愣住了,她意識到自己考慮的時候確實是陷入了一個先入為主的怪圈,本能的就認定了殺害趙英華的那個人,必然也是和她發生過關係的那一個,兩者是統一的,所以才會得出之前關於苗秋蓮的結論。
唐弘業看方圓的表情就知道她已經意識到自己觀點的不周全之處了,於是就繼續說起自己的觀點來:“另外,我也覺得嫉妒心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對人的影響恐怕有些時候比咱們以為的還要更嚴重,之前咱們國內有過一些非常經典的案例,都是因為出於嫉妒,並且是長時間的嫉妒,最後由嫉妒變成了內心深處的憤恨,最後因為積怨太深,形成了別人根本沒有來得及發現甚至無法理解的殺人動機,這種例子,你們肯定也不陌生,或多或少的也都聽說過<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從苗秋蓮之前的種種表現來看,她的嫉妒心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凡是出現在她那個男朋友身邊的適齡異性,都可能被她當成是假想敵來加以排斥,當然了,咱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她會有這麼荒唐的想法,可能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也有可能是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總之苗秋蓮對於她男朋友周圍的異性那種攻擊性,大家也算是有目共睹的了,誰也不能保證她到底有沒有把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趙英華算在內啊。”
“可是,之前她曾經和住在一起的女室友,因為蔣弘亮的緣故鬧得很不愉快,最後是以搬走不住在一起來解決的,如果她真的對趙英華有那麼深的不滿,之前也試過指桑罵槐,為什麼不像之前那樣,要麼趕走趙英華,要麼自己和蔣弘亮搬走,非得大動干戈的把人給殺掉呢?”方圓還是覺得有些說不通。
唐弘業抓了抓頭髮:“我的意思倒也不是說苗秋蓮就一定是殺害趙英華的兇手,我要是能證明這件事,咱們不就不用在這兒費腦筋了麼,我只是說不能夠排除苗秋蓮的嫌疑,反正咱們這一次都已經把範圍圈得那麼大了,也不差她一個麼。”
方圓點點頭,她認為苗秋蓮嫌疑不大,也只是個人的觀點而已,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把苗秋蓮排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