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妙的人際(第1/3 頁)
有了那家小飯店店主提供的資訊,再找起來,似乎就輕鬆簡單的多了,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就這樣,大概又找了兩家小型加工廠,終於在一家規模不大的傢俱廠裡,有人表示說認識趙英華,她就是這家廠子裡上班的職員。
戴煦他們詢問的這個人,是加工廠裡的一個普通工人,跟戴煦他們說話的時候,剛把手裡頭的油漆噴槍給放下,身上的工裝上面五彩繽紛,沾滿了以往給傢俱噴漆時候噴濺上的各色油漆,並且還散發著一股揮散不去的油漆味兒。這個人對趙英華倒是不熟,說她是廠子裡辦公室那邊的人,平時負責幫老闆處理雜事,或者聯絡訂貨商,找運貨車之類的這些,除非偶爾被老闆差使著過來加工廠房這邊通知他們什麼事之外,基本上不太打交道,只知道死者來這邊上班大約有大半年了,是廠子裡幾個為數不多的女性職員當中最後一個進來工作的,因為傢俱廠規模不算大,負責做加工的工人,木匠、漆工這些都算是,一共大約也就二五六個人,辦公室那邊還有五六個,三十人出頭的小廠子,說大不大,說小在這附近倒也不算是最小的,職員之間有的比較熟悉,有的不那麼熟悉也大體認識。
關於趙英華的具體情況,這個漆工也說不上來什麼,就只說小姑娘從學校畢業過來的,有點牛氣哄哄的,平時不太願意搭理他們似的,不像辦公室裡有兩個大姐,三十多歲,打從開廠就跟著老闆,在老闆手下做事。對廠子裡的人比較熟,平時說話開玩笑什麼的,也比較放得開,跟他們就更熟悉一些,趙英華是比較不可以開玩笑的那種,誰要是跟她開個玩笑,話說的稍微有點沒深沒淺了。她就會立刻眼睛一瞪。一句“我跟你很熟麼?不熟別亂開玩笑。”直接把對方噎得說不出話來,碰一鼻子灰,所以久而久之。這些人就都知道趙英華傲著呢,眼睛長在腦瓜頂上,看不起人,所以嘴上酸著。倒也確實收斂了,不敢亂開玩笑。
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趙英華在單位裡面的人際交往就僅限於辦公室內,圈子有點窄,戴煦和方圓如果想要多方面的去了解情況,恐怕就不大好實現了。
在和這個漆工聊天的過程中。戴煦倒是不著痕跡的打聽出來了一個細節,畢竟作為一家專門加工傢俱的小型傢俱廠,廠子的盈利靠的就是賣出去的那些衣櫃和沙發之類的。平時工作相對強度比較大,比較辛苦的也是加工工人。所以在這個傢俱廠裡面,工資高的都是那些靠手藝打傢俱的,辦公室那邊的人工資並不高,一個月大約只有不到兩千塊錢,偶爾效益好的時候,加上獎金之類的,也只有兩千多塊錢而已,即便是在a市這樣一個經濟並不十分發達的城市來說,也實在是不高了。恐怕這也就是為什麼趙英華會選擇在這附近租個房子的根本原因。
戴煦和方圓又隨便找了兩個手頭不算忙,看起來還比較有空的車間工人聊了聊,他們給出的答案和那個漆工也差不多,對趙英華都有一種只可遠觀的距離感,不過說起趙英華,倒是沒有一個人會想不起來是哪一個的,都立刻就能反應過來他們要討論的是辦公室裡面的哪個女職員玄門高手在都市。
“因為長得好看,打扮的也漂亮啊。”其中一個年級看上去好像只有十八九的小木工笑嘻嘻的說,“不像她們辦公室裡頭的那幾個人,要不然就三四十歲,也不收拾,一臉褶子都快追上我媽的,要不然就是小柴火妞兒,不會打扮。趙英華一看就跟她們不一樣,穿衣服打扮都比她們搶,我估計這就是有氣質的表現吧。”
“你可別舔著臉在那兒誇了,你誇破天,人家也不會正眼看你小子的,那小姑娘,多狂啊,跟我們說話都得站恨不得兩米開外去,怕弄身上灰。”旁邊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中年木工撇撇嘴,對趙英華的印象似乎並不太好,不過雖然他嘴上說的是嫌棄趙英華的話,卻也沒有反駁小木工稱讚趙英華有氣質的那部分。
“那有怎麼樣啊,我也嫌灰大,怪人家幹嘛,要是我能不做這個,你以為我願意成天在這兒吃鋸末子啊?”小木工似乎對趙英華的印象確實不錯,聽年長的工友這麼評價自己心目中優秀的姑娘,還有點不太愛聽似的,立刻開口維護。
年長的木工嘿嘿一笑:“那你就別幹啊,不吃鋸末子就喝西北風唄!”
小木工撇撇嘴,倒也不說什麼了,唉聲嘆氣的繼續去做自己的活兒。
戴煦和方圓看車間這邊還是比較忙的,估計因為月份靠近年底了,又是一個賣傢俱的小高峰期,有人需要高階品牌,自然也有人追求小廠子出品的這種價格經濟實惠型的傢俱,看樣子這家廠也是銷路還不錯,大多數人手頭都有活兒在忙碌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