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幾百兩銀子辦幾桌酒席近了上下屬的關係,又收買了人心樂而不為?
潘尚書府。
夜已深沉,潘尚書的書房裡仍點著燈。
林青山恭謹的在潘尚書身旁垂著頭,眼角的餘光暗暗觀察著老尚書的表情。
潘尚書面色沉靜,一雙渾濁老眼出神的注視著書桌上那盞搖晃不定的油燈。
林青山出手,將油燈裡的燈芯稍稍撥亮了一點,整個書房顯得明亮了不少,也將潘尚書那張佈滿了皺紋和老人斑的老臉照得更加清晰可見。
老尚書畢竟還是老了啊!林青山在心默默嘆息了一聲。
“你這些日子情況如何?”潘尚書打破了沉默,開口問道,問得很含糊,也許潛意識裡他很反感“謀反”這個詞兒,雖然緊鑼密鼓的在謀劃著這件事,但他一直不願說得太直白,彷彿這樣便能得到些許安慰,至少表面上維持著一個“忠臣”的體面,類似於一種掩耳盜鈴的心理。
“回老大人的話,門下近日中拜訪了朝中靠向我們這一系的四品以上官員三十七人,悄悄試探了一下他們的態度,發現完全忠於老大人的有二十八人,剩下的九名官員皆是含含糊糊,搖擺不定。”
潘尚書捋著鬍鬚自負笑了,他沒有料錯,天下官員,半數出於他的門下,以至於如今華朝很多官員只知潘恩師,而不知有皇帝,有了如此強大計程車族基礎,大事可定矣。
“那些世家門閥怎麼說?”潘尚書的笑容很快便收斂下來,現在還不是笑的時候,離成功越近,就代表著越兇險。
華朝與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樣,統治階級壁壘分明,有透過科舉躍過龍門的寒門士子,也有世代為官的官宦家族,更有一些為數不多,但勢力龐大的世家門閥,這些世家平日處事低調,與當朝的統治者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但在無論在朝中還是在民間,他們的能量都是不可小覷的,盛世之時埋頭積累人脈和財富,亂世之時這些世家完全有能力登高一呼,興風作浪,聚民成兵,窺伺神器。
潘尚書現在最在意的,不是朝中那些不服從他的官員,而是這些平時看著蔫頭蔫腦,但關鍵時刻卻有能力給予自己致命一擊的世家門閥們,他們的態度決定著自己能否坐上那張人人為之瘋狂的寶座。
“回老大人的話,那些世家門閥態度不一,有的事不關己,有的冷眼旁觀,有的也表示,江山姓什麼不重要,只要不影響到他們的家族,他們無所謂。”
看了看潘尚書欲言又止的表情,林青山趕緊補充道:“老大人放心,門下接觸的都是這些世家中能拿事的核心人物,而且話說得很隱晦,斷不會洩露出去。虧得老大人多年來與他們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不少世家都很看好老大人。”
潘尚書的表情明顯輕鬆下來,半靠在椅背上,滿意的閉上了眼假寐。
林青山囁嚅了幾下嘴唇,忍不住開口問道:“不知老大人與軍中那幾位將領……”
“呵呵,青山啊,辦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他的老夫自有主張。”潘尚書眼睛都沒睜開,呵呵笑道。
林青山恭聲應是,他明白管如今與老大人綁在了同一條船上,但以老大人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對任何人毫無保留的,哪怕是他最親信的人。
忽然睜開了眼,潘尚書老眼精光四射,沉聲問道:“太子和方錚這兩人近日在做什麼?”
林青山一直很奇怪,太子倒也罷了,為何老大人會如此關注方錚這樣一個皇上面前的弄臣的動靜,一個無關大局的小卒而已,有何值得重視之處?
心裡不屑山嘴上仍恭聲道:“蕭懷遠傳來訊息,太子殿下近日忙著籌備賞花會,似是不問世事,對目前京中局勢彷彿一無所覺。至於方錚,門下已派人盯緊了他,此人每日坑蒙拐騙喝玩樂,實在不知……”
話未說完,窗外傳來“喀啦”一聲,林青山暴起身形,警覺的大喝道:“外面是誰?”
接著傳來狗吠聲隊巡邏的護院敲著鑼由遠及近,紛紛大喊道:“抓刺客!”
林青山回過頭來,卻大吃一驚日素來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老大人,此刻如同一個被人當場逮住的慣偷似的臉色蒼白,冷汗淋漓雙渾濁的老眼滿是驚怖之色,口中喃喃道:“……誰?此人是誰派來的?莫非我等密謀之事已被他察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接著潘尚書從椅子上彈了起來,行動之敏捷,根本不像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他厲聲吩咐道:“快!快!一定要抓住此人,死活不論!萬萬不可讓他逃出府去!”此時的潘尚書如同發了瘋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