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1/4 頁)
而這些對於綏察軍區而言都是隱患,必須解決,不然真的等大戰起來的話,這些小股的日軍對於軍區的威脅還是很大的。
9月3日,馬錚在歸綏召開團以上的軍官會議,決定從獨七師、92師以及騎兵集團中抽調部分精銳,以營連為單位深入各縣對潛逃各地的日偽軍進行拉網式搜查,肅清防區殘留敵人。其次是抽調精銳部隊,以連排為單位深入敵佔區進行遊擊活動。
經研究決定,三大軍分割槽立即針對防區內的殘敵制定完整的肅清計劃,務必將所有殘敵一網打盡。
同時從軍區所轄的27個團中抽調20個連和10個獨立排的精銳部隊,分別潛入土默特右旗、包頭、達茂旗、四子王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大同、天鎮、陽原等地,在敵後組織抵抗力量。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訓練士兵,以打代練最是容易提高部隊的作戰水平了。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儘量牽制日軍,讓其不能專心向綏察軍區發動進攻。
同時,為了迷惑日軍,讓其摸不清綏察軍區的實際兵力,應馬錚的要求,除了必要的留守部隊之外,綏察軍區兩個主力師以及騎兵集團將部分部隊由明轉暗,同時各地要不遺餘力的招募士兵,發展部隊。對外則是公佈部隊在前段時間的對日作戰中損失慘重,同時還有大批的部隊被分調到了八路軍的其他部隊。
隨後包括騎兵集團在內的近三萬人從六十三軍的戰鬥序列中悄然消失了。甚至於為了迷惑日軍,馬錚還特意透過會議的形式,以騎兵部隊在與日軍的交戰中損失慘重為由取消了騎兵集團的建制,只為各旅各保留一個騎兵營。
經過這番調整,綏察軍區明面上大為縮水,雖說依然保留有兩個主力步兵師和大批的直屬部隊,但是隻要是有心人就不難發現,這些部隊不過都是些空架子而已,很多步兵團只有一千三四百人。
為了避人耳目,也為了掩護各部隊的行動,從九月4號開始,整個綏察軍區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大練兵運動。同時綏察軍區司令部高調宣示,將會在9月18日“九一八事”7週年到來之際在歸綏進行閱兵儀式,屆時將會邀請國共兩黨以及各戰區主要將官觀禮。
當然了,這僅僅是用來遮人耳目的,實際上軍區內部卻沒有相關的計劃。大不了到時候隨便找個理由推脫一下,反正這個時代想找個理由實在是太輕鬆了。
然而暗地裡,透過不斷的野外拉練,大批的精銳部隊脫離大部隊在預定地點集結,準備執行司令部下達的新命令。(未完待續。)
ps: ps:兄弟們,第三更送到,誠意滿滿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突發事故(求訂閱!)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二百七十二章:突發事故(求訂閱!)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折騰,馬錚所部三千多精銳化整為零離開防區,深入到了敵佔區。
為了適應游擊戰爭的需要,馬錚對各連排的兵員以及武器裝備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的每個步兵連下轄三個戰鬥排和一個警衛排以及一個偵察排,全連194人。連部設正副連長以及指導員,均為基層成績突出的軍官擔任。而每個獨立排下轄三個戰鬥班、一個警衛班、一個裝備有兩挺機槍的火力支援班,每個排合計58人。
此外,不管是獨立連還是獨立排都裝備清一色的日製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另外每人除了一身破爛的農民衣服外,還需準備三套軍裝,一套是日軍制式軍裝,一套是國民黨中央軍軍裝,另外一套則是八路軍土灰色的軍裝。
最後,每個連排長都發一本馬錚編寫的《游擊戰爭理論解析以及戰例分析》。除此之外馬錚還給了各連排的主要軍官一個承諾,那就是以一年為期,一年後他會派人考核各連的戰績,只要不是原地踏步就算合格,合格後所有的官兵都官升一級。
另外在這一年裡如果有本事讓部隊迅速發展的,重重有賞。拉十個人,士兵升班長;拉三十個人升排長;拉一百個人升連長;拉四百個人直接升營長。
此外各營總兵力達到兩千人,部隊番號直接升格為團。營長升團長,達到五千人部隊直接升格為旅,營長升旅長。達到一萬人直接升格為師,營長升師長。
有了馬錚的承諾,所有連排長都高高興興的離開了。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跟著馬錚一路打過來的老兵。親眼見識過馬錚是怎麼拉部隊的,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馬錚就從不到一百人的殘部變成了擁兵六七萬的軍區,其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更何況他們現在的條件可比馬錚之前優越多了,相信只要自己不出問題,部隊發展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