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他用半天時間推土七個半立方,相當於四個人的標準工作量,也就是說他用半天時間幹了別人兩天才能完成的活,是名副其實的推車英雄。指揮部和寬河團部聯合給予通報表揚,並號召全體河工都要向他學習,跟他看齊!
7 “土”與“壤”(12)
一個農民常常活一輩子都沒人注意,郭存先第一天就露了這麼大的臉,理應是大喜事,可他本人卻高興不起來,甚至還有些漠漠寂寂、不尷不尬,便拿著毛巾走出窩棚,不如洗巴洗巴睡覺。他鑽出窩棚,兜頭一股涼風,打得渾身一激冷。但外面的月亮地兒挺好,把老東窪照得白晃晃的。白天光顧低頭幹活了,還沒認真看過這個工程的模樣,只大半天的工夫,新東河已經有點輪廓了。由於各個地段的進度不一樣,河堤也高高低低、裡出外進,卻蜿蜒向東一眼看不到頭。河堤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燈火,襯出堤下一片片黑糊糊的窩棚……大喇叭裡交替播放著各種跟挖河有關的訊息和歌曲。
離郭家店的窩棚不遠,下個小坡就有水坑。郭存先來到水坑邊上,看見有人在用馬燈照螃蟹,便驚奇地問了一句:有嗎,兄弟?蹲在坑邊上的兄弟也犯嘀咕:按道理這麼大的水面是應該有活的,雨大了不收糧食還能不收魚鱉蝦蟹嗎?郭存先饒有興味地也在坑邊蹲下來,嘴裡嘟囔道:這年頭應該有而實際沒有的事多了,要真有螃蟹一見燈亮會自己爬過來。那位河工兄弟不知是饞壞了,還是餓壞了,像是舔了舔嘴唇,然後又咂咂嘴:是呵,要是有的話這個時候應該正肥,頂蓋兒的油……
看來沒有吃飽的並不只是郭家店的人。與其憋屈在窩棚裡生悶氣,還真不如到水坑裡來抓撓點活的補一補。水坑另一邊突然有人嚷了一聲:我摸到一個,不是螃蟹是魚。上邊還有人接應:快扔上來,多大呀?不大,是條小魚。郭存先塌下身子向對面看,嚯,今個晚上打這個水坑的主意的人可真不少,影影綽綽有三、四個人已經下到坑裡,溜著邊彎下腰在水裡摸索,岸上還有人來回蹓躂,等著揀魚揀螃蟹。他直起身子也想過去看看他們的收穫,卻見東邊有火光,映得半邊天都紅了,還有人在吱呀怪叫,像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想到挖河工地在晚上還這麼熱鬧,於是他改了主意,順小道向火堆走去。
走近以後他才看清楚,有幾個人異常興奮地圍著火堆大聲說笑,其中有人不停地在抽鼻子,高聲嚷嚷著已經聞到肉香了,不信你們也使勁聞聞,香味出來啦!他站在旁邊聽了一會,漸漸明白這些河工們興奮的原因了。有人在下午幹活的時候發現坡上有個大眼賊的洞,晚上沒事就拿桶提了坑水來灌,還真灌出了兩隻大眼賊,抓住後大家正商議怎麼個吃法,是拿到伙房用熱水退了皮後清燉呢,還是用火烤熟?此時另有人捉到了一隻刺蝟,這下不用商議大家都想到了同一個主意,就是用膠泥將刺蝟和兩隻大眼賊裹好,放進火堆裡燒。什麼時候把膠泥燒乾了,敲碎了膠泥殼就會把刺蝟和大眼賊的皮給粘下來,裡面的肉會不老不生正好烤熟。到伙房要點青醬,沒有青醬弄點細鹽也行,再剝兩頭大蒜,嘿,那叫香啊!
又趕上了一個老東鄉的大集,郭劉兩家要收割自留地裡的菠菜,然後好種麥子。由於兩家主事的人都不在,留在家裡的人便都得下地。也正因為郭存先和劉玉成出了河工,才成全了朱雪珍和劉玉梅這兩個年輕女人的友情,或許還是一輩子的友情。
兩個心裡都很寂寞的女人,一對眼神就覺得可以作伴、可以說話。玉梅小先開口:大嫂子也來了。雪珍撲哧一笑,竟沒有接她的話。玉梅又說,大嫂子輕易不出頭露面,在這兒能碰見你可真好。雪珍又笑了,卻還是不接茬,只是過來抓住玉梅的胳膊,一塊去幹活,將存志割下的菠菜捆成把,再搬到地邊上。
忙合了好一陣子朱雪珍才出聲:你還不是一樣,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俺想見上你也不容易。玉梅輕嘆一聲,大嫂子我跟你不一樣,只要一出來就難免會惹氣,眼下生產隊裡也沒多少事幹,不如把自己關在家裡肅靜。
雪珍當然知道她的情況,便沒再多問。菠菜割得差不多了,歐廣明挑著一副空擔子來了,高腔大嗓地跟她們打著招呼。劉玉梅訝異:他怎麼來了?雪珍輕聲說是俺娘請他來幫忙的。果然,歐廣明來了就不客氣,插手將劉玉梅家的菠菜往挑子裡裝,存志則裝自家地裡的,兩人分別裝了滿滿兩大挑子,見地上還剩下好多,存志問娘:兩挑子裝不下呀?孫月清說剩下的自己吃,這麼好的菠菜多愛人呵,能裝下也不能讓你們都挑去賣了。她轉臉又叮囑歐廣明,你比存志大,你是哥,出去就聽你的,這菠菜合適就賣,不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