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第3/3 頁)
反方佔據優勢,所以一開始,華大一辯便開展定義爭奪,重新定義這句話裡的難事和有心人兩個詞語,妄圖尋到一個新的突破點。
接著江覓的一辯隊友發言。
之後就是雙方二辯三辯進入攻辯環節,華大的幾位選手條理清醒論點犀利,江覓作為反方三辯,這一輪和他們相比,各有優劣。
二十分鐘過去了,開始了自由辯論的環節。
江覓抓住了對方辯手一個漏洞,小禮堂有些悶熱,在對方二辯發言結束後,江覓抬手扯了扯領帶,起身質問道:“所以對方辯友,既然歷經苦難可以達到的目標的謂難事,擁有一定天賦且為之拼搏的人稱之為有心人。”
“那麼我想請問,大秦帝國潰亡,為什麼是漢高祖統一天下,而霸王項羽自刎於烏江,是項羽不夠努力還是他沒有帶兵打仗的天賦?三國鼎立,諸葛先生一心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然而最後是司馬氏天下一歸,所以是諸葛先生沒有能力,不夠殫精竭慮嗎?”
對方二辯聞言,立刻起身還擊。
江覓神色淡定,只是在對方二辯起身攻擊完,笑著追問:“所以對方辯友是承認機遇也很重要了,既然機遇對於成功是否有決定性的作用,那個人對於難事的努力,其實並不起決定作用。”
華大一辯立刻起身反駁,“對方辯友在篡改我方辯友發言,我方辯友只是在強調機遇重要性,並沒有說它是決定因素。”
江覓的聲音依舊不疾不徐,然而這份文質的表象沒能掩蓋住他咄咄逼人的氣勢,“那麼請問對方辯友,我有個高中同學,在我稱之為A的學生轉學到他學校之前,他一直是全年級第一,但是A入學之後,他依舊頭懸梁錐刺股,然荻讀書,可是再也考不了年級第一,請問是他不夠努力了?不夠聰明瞭嗎?難道不是他運氣不好,遇上了一個更聰明的同學嗎?”
“在人定勝天的中華文化裡,我們向來喜歡把失敗歸結於自己不夠努力,不夠有心,但很多時候,失敗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有心,我們不夠努力。”
“個人努力對於結果只佔據一小部分因素而已。”
“譬如沒有秦孝公的支援和信任,商鞅不會實現他變法強國的抱負,沒有漢武帝的賞識和重用,衛青不會成為威名赫赫的大將軍,而沒有唐高宗的喜愛和縱容,武則天不會成為第一女帝。”
對方辯手還在辯駁,不過勝負基本已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論點中,正方本來就需要抓到反方的一個漏洞,一個缺陷,狠狠駁擊,不一定要贏,辯論本身是沒有輸贏的,不過很可惜,華大辯手最後被江覓攻擊的體無完膚。
而等雙方四辯總結陳詞後,評委老師評分,果不其然,略勝一籌的是京大辯論社。
辯論賽結束後,雙方辯友友好握手,雖然場上唇槍舌戰,但是辯論不是吵架,是思維的碰撞,而且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