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2/4 頁)
只要他們願意,可以讓法術不留任何痕跡,直到加諸於目標的身體才會被察覺到,慕行秋能以幻術發現停在身邊的法術,已算是了不起。
但這些法術對慕行秋來說仍是模糊一團,他數不清到底有多少道法術,只能猜測二十三名注神道士大概都動手了,可他們為何引而不發?慕行秋牢牢控制自己的幻術,不敢與任何一道法術發生接觸。他不停地增加法力,直到幻術達到第七層,這是他的極限。
任何一種法術多多少少都會在空氣中引起一些震動。凡人注意不到,他們只能看見色彩、聽見聲音,道士們卻能透過這些震動提前判斷出法術的軌跡與威力,敏感程度則與自身的修行境界息息相關,慕行秋動用泥丸宮內星落五重的內丹,也只能察覺到一尺之外的極輕微震動。
用來探測情緒變化的務虛幻術也能大幅增強感受法術的能力,提升到第七層之後。慕行秋終於勉強能將模糊一團的震動大致區分開,一共二十二道法術。只有一位道士沒有對他施法。
慕行秋的幻術瞞不過注神道士,但是沒人在意,二十二道法術引而不發的原因與慕行秋無關,而是發出法術的道士們互相忌憚、互相商量。遲遲沒有決定誰當第一個。
以注神道士的實力,第一道衝進目標體內的法術,不僅能將慕行秋調查得清清楚楚,還能順便帶走點什麼,這是其他人所不能接受的。
慕行秋拼盡全力也只能探測到這些法術的雛形,他知道自己擋不住其中任何一道,星落與注重之間的差距是一道鴻溝,從前的慕行秋根本理解不了這句話,現在的他也只是看到了鴻溝的模樣。仍然無法跨越。
明知毫無意義,慕行秋還是不肯就此放棄抵抗,繼續將幻術保持在第七層。以小鹿的初生茸角對陣二十二副獠牙。
要不是第二十三道法術的加入,慕行秋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對峙中必敗無疑。這最後一道法術突如其來,也不遵守其它法術已經達成的妥協與僵持,越眾而出,直接撞上了慕行秋的幻術。
如有外人觀看,此時只會覺得花廳實在太安靜了。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但在法術層面。卻已是一片大亂,其它二十二道法術促不及防,失去了先機,反應卻都極快,立刻齊頭並進,準備擊敗那道不守規矩的法術。
慕行秋的抵抗只堅持了一小會,差點就要召出霜魂劍,一個聲音突然在腦中響起,“相信我。”
相信誰?這不是真實的聲音,自然也就沒有語氣、腔調等等個人特點,慕行秋無從分辨說話者的身份,他微微一愣,還是猜出了這人是誰,於是接受對方的請求——交出了念心幻術的控制權。
仍然是他的內丹在催生法力,仍然是他的法力在維持念心幻術,但慕行秋放棄了對幻術的進一步控制,它的範圍、方向、目標等等都交由另一個人控制。
除了左流英,誰還有這種本事?雖然都是注神道士,但是隻有他曾經花費一個月時間每天觀察慕行秋的幻術,對其瞭若指掌,就像是自己也學過一遍。
還是第七層幻術,交由左流英運轉,威力卻大不相同,慕行秋一直在努力提升修行境界,學過的法術非常少,相當於空有神兵利器,卻只會直來直去,不懂輾轉騰挪的技巧。
務虛幻術與左流英的法術融為一體,調頭衝進二十二道法術當中,來回衝撞,卻不與任何一道法術真的發生對抗,總是一觸即退,方向飄忽得像是一隻暈頭的蒼蠅,可一眾注神道士偏偏捉不到它。
二十二道法術齊頭並進的格局瞬間就被打破,一開始它們都想追上幻術,很快就互相猜疑起來,雖未明爭,卻有暗鬥,無意間的阻擋、推搡越來越多。
這是慕行秋從未經歷過、本來也沒有資格經歷的古怪鬥法,他就像一隻木偶被一位大師操控著,做出與活人一般無二的動作。這場鬥法極大地開擴了慕行秋的眼界,原本模糊不清的法術漸漸變得清晰,他甚至能夠區分出哪些法術是一夥的、哪些法術之間的鬥爭更激烈一些。
他最先辨認出來的是龐山宗師楊延年的法術,法術本身並無特徵,可是諸多法術之中,只有它是孤家寡人,在混戰之中落入下風,不得不稍往後退。
還有兩道法術對進攻慕行秋本人特別感興趣,數次突進,都被其它法術攔下。慕行秋由此猜測這兩道法術屬於牙山道士,因為洗劍池和趙知勁之死,牙山對他的“秘密”特別感興趣。
混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慕行秋有幸一睹注神道士的鬥法場景,雖然誰都沒有使出全力,卻足以令他汗顏,這些法術的變化實在太多太快,與之相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