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部分(第2/4 頁)
至認為,魔族發動聖戰來打華族,是華族自己有問題,而不是魔族有問題,如果所有華族人的“德行”能夠達到他們所提倡的那種標準,達到“德位相配”的地步,則魔族根本不可能發動什麼聖戰,世間的一切災難,也不會降臨到華族的頭上。
總而言之,用吞黨的那套理論來說,如果有人窮兇極惡的要拿刀砍你,殺你,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反抗,不是殺死對方,而是先檢討自己,看看自己的德行有沒有缺陷,因為只有德行有缺陷,有過錯和不夠完美的人,才會引來別人的攻擊,才會遇到災難,而一個禮儀道德完美無缺的人,是不會遇到這些的,他們會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之中。
這些年,因為魔族攻勢如潮,太夏不斷的喪師失地,華族內部問題叢生,不少底層民眾在聖戰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之下,對聖戰的信心越來越少,已經被吞黨慢慢洗腦迷惑,慢慢的接受了吞黨的這套說辭和理論面對魔族的屠刀,許多被吞黨影響的人不是想著怎麼去戰勝魔族,砍下魔族的腦袋,反而是整日在祈禱懺悔,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覺得是自己的罪過才讓魔族打來,一個個想讓自己成為一個道德的完人來化解聖戰帶來的災難,達到“德與位配”的“真如境界”。
用太夏軍神左丘明月的話來說,吞黨的這套言論若是真的被髮揚光大,從此以後,華族面對所有的敵人,都是在跪著和別人去戰鬥,這對軍隊的危害,自然不言而喻。
那些話,以今天張鐵的地位聽了都要忍不住跳腳罵娘,張鐵實在想不通,一個人,要賤到什麼樣的地步,才會自虐得把強盜和野獸加在你身上的傷害,當成是你自己的罪過和懺悔的原因。
在張鐵沒有回來之前,太夏無人能動得了孟師道和吞黨,哪怕是左丘明月也不行,而這次張鐵回來,則剛好讓左丘明月和軍方一干大佬看到了希望……
一定要把孟師道搞下去,這是張鐵與左丘明月和太夏軍方一干大佬的默契和共識。
就算沒有懷遠堂金烏堂與吞黨的恩怨,只是憑藉吞黨所傳播的那套理論,張鐵也絕不允許孟師道還在大司徒的這個位置上呆下去,因為只要孟師道還擔任著大司徒一天,吞黨的那套理論就能繼續肆無忌憚的傳播下去,從根子上,把太夏和華族在精神上徹底閹割……
第五十九卷 第十一章 佈置
在左丘明月提出了人選之後,張鐵毫不猶豫,就同意了……
從踢開孟師道到決定下旨讓湯靈成為太夏的新任大司徒,即刻到軒轅之丘赴任,整個過程,還不到十分鐘,這樣的效率,比起這些年朝堂之上的各種扯皮,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九卿之中的廷尉卿李雲基因為牽扯到皇道盟大案,現在已被撤職收押,廷尉卿一職也不能空缺太久,諸位可有合適人選?”剛剛決定了一個大司徒的人選,張鐵的聲音又開始在大殿之中迴盪起來。
對這個人選,眾人都不說話了,因為廷尉卿這個職位現在一上來面對的就是皇道盟的大案,同時還會牽扯到金烏堂,所有人都不知道張鐵現在是什麼心思,所以都在等著張鐵開口。
廷尉卿現在就是張鐵手上的一把刀,這把刀究竟合不合用,還是要看主人的意思。
張鐵等了半分鐘,看到朝堂之上無人說話,就自己繼續說了下去。
“既然大家都不開口,那廷尉卿這個職位,我就直接任命了……”張鐵微微一笑,目光掃過站在大殿之中的滿朝文武,就在眾人心中猜測著張鐵究竟會讓誰出任這個職位的時候,張鐵的口中,卻說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名字,“太常丞薛秉道何在?”
聽到張鐵的話,不知多少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滿朝文武官員之中站在文官行列相對靠前的一個二品大員的身上。
太常是九卿之首,而太常丞,則是太常的副手,在滿朝文武之中,雖然沒有三公九卿那樣的顯赫,但也算得上是朝中的重臣。
太常丞是一個看樣子有五十多歲,留著一把漂亮的鬍鬚,面孔白皙而又氣質沉穩的一個官員,能做到這個位置的人,自然,也有著幻影騎士的修為,聽到張鐵叫他的名字,那個人臉上閃過一絲驚訝,但隨即,那個人就從班列之中走到正堂,一抱手上的玉笏,“臣在!”
“從今天起,你就是太夏廷尉卿!”張鐵根本沒有解釋什麼,只是看著薛秉道,平靜的說道。
薛秉道沉默了幾秒鐘,對著張鐵躬身到地,在起身之後沉聲說了三個字,“臣,領命!”
滿朝文武之中,不少人對張鐵的這個任命都充滿了驚愕,如果說之前張鐵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