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出去,這是必然的。
向陽和向二叔一馬車,一馬車往外運糧。向麗雅找來運輸用大貨車,六十元一噸的運費。
看著不斷減少的糧食,向大專家急了,說:“別全運光了,留點,留點你們自己吃的。”
這時他都不說是他想吃,大家都笑了,向陽笑著說:“放心好了,留了吃的。”
這幾年不比往年,往年要交農稅。村民都是交完農稅後,剩下的糧食也得拿去賣,以換來家用。吃的糧食,自然是選擇最便宜的雜交的水稻。這兩年好了,不僅沒了農稅,還有補貼。農民也是人,自然知道自己的糧食好吃,也就會留下了自己吃的糧食,雖然現在糧食比以往貴多了,也沒人會全賣了。沒有人不喜歡吃好吃的,只要有一絲可能,就不會全賣。
向大專家聽是這樣聽,可是他也是下過鄉的人物,在他印像中,農村還是那麼困苦,並不怎麼信農民會把好東西留家裡,而不拿去賣了。在他印像中的農村,農民自養雞下的蛋,都是不能吃,必須拿去換鹽的。
向陽的保證,遠遠沒有向的不斷裝袋的現實,更有說服力。向大專家是來補充營養的,人年齡大了,都有些怕死。
他趁著向陽不注意,自己裝了些糧食,自己去做飯。
專家永遠是專家,特別是他那個年齡的專家。他那個年代的男人,又有幾個自己做過飯,更不必說他還是個專家,就更沒自己做過飯了。
不一會兒,向陽便聞到了焦糊味。向陽趕去一看,好傢伙。要不,怎麼說他是專家呢。這米飯上面還是水糊狀,底下竟然全焦了。
看到向陽來了,他邊咳嗽,邊說道:“我沒燒過莊稼杆做飯,我一直都用電飯煲,你家沒有電飯煲。”
農村每年都有大量莊稼杆,有了這,誰還用電飯煲。向陽看了看飯,心想:回來炒著吃。只是向大專家是客,不能給他焦了的飯吃,他現在又沒時間做飯,於是說:“好了,今天不做飯了。咱們到城裡去吃。”
到城裡吃,那可是下飯館,山村少有人會那麼奢侈,向陽好容易奢侈一回,卻沒想向大專家不樂意了,說什麼也不願意去城裡吃。
第三十四章、柳暗花明
向陽很奇怪,這人真奇怪,怎麼去飯店都不樂意。好容易向陽才問出來,向大專家樣子非常扭捏,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這老頭竟然挑嘴,吃了好吃的,再不願意吃那些劣質食物。前面什麼休養,全是騙人,他根本就是為了吃來的。人的饞勁一上來,年齡就不再是界限。最後還是向麗雅勸走了他,一齊去了城裡,也就是鎮上。
有挑食毛病的向大專家吃起來,那個痛苦,遲遲不願下嚥,吃飯簡直趕得上吃藥。這讓飯館的老闆非常不高興。
向陽不挑食,也沒有那麼多講究。講究是富人的專利,還不是他的。為了能在填飽肚子的同時,還不讓肚子撐破,他選擇了吃到胃滿了,然後便上了趟廁所。
改善過的消化系統不僅快速消化,同時還濾去了有害物質。為了去除有害物質,很是損耗了些完美基因。不過向陽體內有不少的潛伏基因,這邊有了損耗,那邊便立即補充。這讓他不致於像那些老人,被這些有害物質損耗了身體。
科學工作者一致認為人體的身體,至少可以正常工作二百年。人類中卻一直沒有二百歲者,這食物中的有害物質,便是罪魁禍首之一。
四個人來用餐,一個像吃藥一樣痛苦,一個雖然吃得多,卻更像吃壞了肚子。老闆的怒火已經到了極限。
“老闆,你能不能用這個米給我做碗飯?”向思源,這個大專家實在不願忍受,竟從口袋中翻一手帕米來。
“爺爺,這米你哪兒弄的?”向麗雅很吃驚。把米用手帕包了,裝在自己口袋中,到了飯館,讓人做給自己吃,真虧他想得出來,和做得出來。這可不是一般人會想敢做。
大專家喏喏不出聲,向麗雅也就不問了。一想,便知道他是拿向陽家的米。
這樣的情況,向麗雅還能說什麼。現在可不是捱餓的年代,在現代,有人不問自取別人的糧食,聽上去真是故事一般。
這次老闆再也沒有忍住,發起火來道:“走,都給我走。我不接待你們這樣的客人。”
“為什麼?”
“還問問什麼?你看你們,一個是嫌我們的飯難吃,一個是不斷跑廁所。”這次就連廚師都出來了。
“你們的食物不僅難吃,還有毒。這米這蔬菜,你看多漂亮!可它們卻是化肥農藥這些化工產品。這些化工產品一旦投入使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