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不由得暗暗吃驚,我曾聽黃大仙說過,鬼新娘陳瑛兒的屍身是被下人吳江偷走的,可是看眼前這架勢,卻一點也不像是被偷走的樣子。這萬人坑中的血祭,這一塊塊石板,這巨大的石棺,這石棺蓋上的古怪圖案,每一件看起來都非常大手筆,根本不像是一個下人能幹的。
“看來,鬼新娘的屍身下葬,還另有隱情。絕不是被下人偷走屍身下葬這麼簡單。”我暗暗想道。
石棺出土,鶴大等人臉色肅穆,取出早已經備好的香紙祭品,在石棺外祭奠了一番,方才道:“起棺——”
隨著鶴大的一聲長叫,三友鏢局的人很快就行動了起來,用鋼釺將石棺微微抬了起來,而後將結實無比的大麻繩穿到了石棺下方,形成了一個吊環。隨後,三友鏢局眾人合力,用幾根從山裡砍下來的樹幹,將石棺抬了起來,慢慢地離開了石棺原本擺放的位置,擺放在萬人坑底部一塊被清理出來的空地上。
鬼新娘帶著小吳江,一直冷冷地站在邊上,好像三友鏢局即將開啟的不是她的棺槨,而是一個與她無關的人一般。
我們慢慢走近那石棺,藉著早就點燃的火把火光看去,但見那石棺周圍被打磨地非常光滑,棺蓋與棺體之間,竟然一點縫隙也沒有,只有棺蓋上那一幅幅怪異無比的圖案在火光下宛若活物一般。更讓人吃驚的是,每一個刻畫著怪異圖案的圓圈,竟是可以轉動著,看起來,內中被佈置下了機關。
“小吳江,把你的口訣說出來吧。”鶴大道,“先讓我們的口訣合在一起,開啟石棺,其它的等石棺開啟之後再說。”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小吳江很爽快,直接開口唸出了一首唐詩。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歌,我們聽在耳中,不由得一愣。我們原以為口訣應該是教人怎麼開啟石棺的方法,是順口溜一類的東西,沒想到出來的是這樣一首沒頭沒腦的詩。
“沒搞錯吧?這就是口訣?”有人嘀咕,若這就是開棺的一半口訣,也實在是太另類了。
“這就是口訣。”小吳江看著鶴大他們,道,“該你們的了。我這裡的是謎面,解謎的鑰匙應該在你們手裡。”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鶴大開口,出來的是一首宋詞。我小時候曾在課本上學過,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
“搞什麼搞啊,你們現在是盜墓開墳好麼,有點職業精神好不好,學人家對什麼詩啊?”胖頭聽他們文縐縐,一會兒唐詩一會兒宋詞,心裡頭非常不感冒。
“這……”一時間,無論是小吳江還是鶴大,都感到非常吃驚,原本他們以為自己掌握的是謎面,解謎的線索在對方手裡,沒想到對方的口訣出來,同樣是讓人云裡霧裡,搞不清方向。
“一首唐詩,一首宋詞。”黃大仙道,“這到底是什麼鬼口訣啊?背兩首詩詞就能開這石棺?”
這石棺實在是太古怪了。不僅個頭大得很古怪,棺背上的圖案很古怪,就是開啟的口訣也非常古怪。古怪到古靈精怪的黃大仙都不信。
“會不會是字謎之類的?”龍二道。
“不會的。”豹三道,“這一詩一詞,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字謎,根本沒法猜出字來。”
“棺蓋上一共有六十六幅怪圖案,數目與這一詩一詞的字數之和相等。”此時,自石棺出土後就一直觀察石棺的丁冬忽然說道。
我們仔細數了一下果然如此。這是巧合嗎?我想應該不是簡單的巧合,這兩個數字之間,應存在著某種隱秘的聯絡。
“小吳江,這怪石棺哪裡來的?”我伸手撫摸了一下那石棺,向小吳江打聽這石棺的來歷,想從它的來歷裡找到線索。
“我不知道。”小吳江道,“我只知道口訣。石棺的來歷,沒有人跟我說過。”
說話間,小吳江將目光落在鶴大身上,道,“那個人應該知道吧。”
“沒錯,我聽主人講過。”鶴大點了點頭,道:“主人曾經提過,這具石棺是陳家聘能工巧匠打造的,棺蓋上的圖案看起來是裝飾用的,實際上卻是一個個機關,只有全部都轉動到合適的位置,才可以開啟石棺。否則,石棺損壞,屍體也隨之毀壞。”
鶴大說話的時候,我看著鬼新娘附體的蘇琳琅,見她臉上神色迷茫,似乎正在想什麼一般。
我向黃大仙暗示了一下,小丫頭片子非常機靈,很快就明白了我的心思。走到了鬼新娘身邊,拉著她開始姐姐長姐姐短的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