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1/4 頁)
守軍官。所享受地待遇與正職差別極大。只能擁有少許地職務津貼——事實上。一名副百戶地職務津貼僅僅只比一名小旗地職務收入略高。而一名副小旗地職務津貼每個月只不過六百文而已。
當然。留守軍官地職務津貼也並非永遠不變地。當正職因為意外原因而不能履行職責時。比如說軍隊出境作戰時。留守軍官便可以領取戰時津貼。其收入便會明顯增加。如果正職病亡或陣亡時。副職更是可以順理成章地轉為正職。然後享受正職地所有待遇。
除了八萬軍戶官兵外。另一支屬於正規編制地則是三萬五千京軍。
京軍和地方上地軍戶制度不同。屬於高薪地僱傭兵制。京軍共分為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三大部分。
五軍營由各個地方抽調上來的精銳部隊組成。進入五軍營後,普通士兵也能夠每個月領兩貫薪水。這份收入在京城想要養活一家三口還是沒問題的,但想要養活一家五口則有些困難。不過,家屬找點什麼事情做傭稍稍補貼一下家用,還是能夠保證溫飽地。
神機營是火器使用率最高的部隊。如今已經是永樂四年了,但除了神機營外,普通的部隊火器裝備率仍然只有20%。其實在使用了流水線生產方式,並且對火器生產作坊實施了承包制之後,新式火槍的生產速度已經由最初的每個月三千支提高到了每個月一萬多支。然而遺憾的是,儘管新式火槍的生產速度提高了,但需求量卻提高得更快。
以往兵器只需要提供給軍隊。但是在朱棣大力鼓勵殖民之後,
對火槍同樣有著旺盛地需求。在殖民地,由於沒有家,因此戰鬥的規範往往很小。一座土木結構地堡壘,如果由五十名持冷兵器計程車兵守衛,那麼它便足以抵禦數百的敵人。但是如果能夠擁有新式火槍外加少量地手榴彈,那麼這種土木結構的堡壘便能夠抵禦上千土著的圍攻。
在朱~看來,滿足殖民地的有邑貴族地需求才是最迫切的事情。朱~並不擔心殖民地的有邑貴族在擁有了火槍後會產生與帝國本土對抗的心思。一來,新式火槍的技術含量並不高,殖民地在條件成熟後完全可以仿製。所以趁著殖民地還沒有製造火槍的能力時將火槍賣過去,既可以賺一大筆錢,又可以延緩殖民地發展火槍製造業地速度。二來,如果沒有彈藥,那麼火槍就連燒火棍都不如。火藥製造倒沒什麼難度,但只要保證火藥的最佳配方以及溼製法不洩密,那便沒什麼好擔心地——用60:18:22比例製成的老式火藥,哪怕是將槍管地四分之三都塞滿老式火藥,其射程也不過一百米左右,而且以這種火藥製造的手榴彈甚至只能充當大炮仗。
另一方面,雖說明軍地換裝工作放慢了速度,但對戰鬥力的影響倒是不大。因為,明朝的真正機動兵力只是總兵力的十分之一,而這十分之一的軍戶之中,火器的使用率已經達到了接近40%。對於十五世紀來說,這個比例已經足夠高了。
回到正題。神機營的軍餉較高,一名普通的火槍兵都有三貫月薪,其收入甚至比軍戶制的小旗還要高。這種收入,已經足夠一家五口在京城的生活費用了。
三千營則是純騎兵部隊,最初是由當年靖難之役時幫助朱棣打仗的兀良哈蒙古人組成,成立時人數只有三千,之後規模漸漸擴大,目前三千營已擁有八千精銳騎兵。三千營的軍餉在整個大明的軍隊中是最高的,哪怕是一名最普通的騎士,不包括養馬的津貼,其月薪也有三千六百文,甚至比未入流的官吏還要高!
京軍的薪水最強是毫無問的。但同時,他們的戰鬥力也最強。為了保證“幹強枝弱”的局面,朱棣規定沒有戰鬥任務的京軍每年都需要進行大考,1c%~||名靠後的京軍必須接受其他人的挑戰。若是被挑戰者擊敗,則失敗者的職位歸挑戰者所有。為了保證各個衛所的衛指揮使積極將最優秀計程車兵送往京軍,朱棣還額外對衛指揮使制定了一個考核標準:如果某衛連續十年都沒有一名士兵加入京軍,則該衛指揮使降一級。
不過,在保證了京軍戰鬥力的同時,對財政的壓力卻也不小。目前五軍營為五萬人,神機營為兩萬,三千營為八千。這合計不足八萬的軍隊,每年僅薪水就需要支付四百萬貫。再加上養馬、兵器保養更換、日常訓練等各種其他的費用,京軍每年共消耗八百萬貫。
經過朱棣的一系列改革後,永樂三年來自於農業土地的稅糧收入已經達到了四千八百萬貫,已經遠遠超過了原來歷史上明朝34611萬石的最高紀錄(將安南的稅收也計算在內的結果)。但不足八萬京軍便消耗六分之一農業稅收入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