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道,不過睜一眼閉一眼罷了。水至清則無魚,有時候在無關緊要的地方保持個灰色地帶,也是對地方經濟的潤滑。
看著那一盞煤油燈好一會,徐平最終沒說什麼。
回過頭來,對黃瑋和智雲法師道:“讓提舉司裡的人幫你們修路,不是不行,本朝一向對佛家禮敬有加,本官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不過提舉司是朝廷機構,哪怕是一枚銅錢進出都登記在賬,三司可是錙銖必較,本官可不敢馬虎。這樣吧,我讓他們列個單子出來,用多少銀錢,你們可要按數付賬。”
說完,徐平看著黃瑋。
黃瑋和智雲法師對視一眼,喜不自禁地道:“多謝上官通融,銀錢的事情不需擔心,學生自會號召欽州信眾,為法師出力!”
智雲法師卻有些猶豫:“官人,黃居士,修路的錢只怕不是小數目,反正不急在一時,還是從長計議地好。”
“法師不須擔心,我們這些弟子,哪怕傾家蕩產,也要助法師把這廟建起來,弘揚佛法!整日唸佛,到了這看真章的時候,哪個還會在意些須銀錢!”
智雲法師念聲佛號:“居士有心了!”
徐平冷眼看著,也不說話。這件事他本來沒有多想,只是來走個過場而已。地方上第一座正經的宗教場所,他作為地方長官不能不出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圖。但自從見了這個黃瑋,徐平一直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又說不上來,乾脆遂了他的心思,看看有什麼花樣。
太平寨這裡,徐平經營兩三年,也不怕什麼人鬧出來。
就是這個智雲法師來得蹊蹺,跟隨的居士等人也都從欽州來,雖然樣樣都說得通,總是有些詭異。徐平決定回去之後託馮伸己幫自己向欽州去封信,查查這幾個人的背景,他兼著邕欽廉三州巡檢,欽州治安也在他的管下。
第67章 猜測
院子裡的大樹上,鳴蟬叫得聲嘶力竭,似乎在述說著夏天的無耐。
樹下,徐平半躺在竹椅上,手裡搖著蒲扇,看著最近的邸報。這兩年裡朝廷沒什麼大事,在一些小事上沒命折騰,為了地方官的那幾畝職田,幾個月裡下了兩回詔旨,又是要取消,又是要求清查丈畝貧瘠,就不想給小官們清靜日子過。倒是大宋最大的對頭契丹發生了劇變,上月舊主耶律隆緒去世,八子木不孤改名耶律宗真,即帝位。草原王朝的習慣,每次立新主都要折騰幾年,看起來短時間內大宋北方無大事。
天聖九年,大宋皇帝趙禎二十二歲,尚未親政,新立契丹主耶律宗真十五歲,還是個迷茫少年,交趾國王李佛瑪三十二歲,正意氣風發,党項的李元昊二十八歲,作為王位繼承人已初露崢嶸。
東亞所有上得了檯面勢力的主人公都正當青壯年,悄悄醞釀著風暴。
位於邕州的徐平時刻關注著南邊交趾的動靜,隨著那裡國內的平靜,對外的勢頭越發咄咄逼人,首當其衝的就是邕欽廉三州。
兩地之間還有一個自立長生國的廣源州儂存福,這幾年擴張勢頭極猛,邕州只是靠波州和田州兩個老牌土州勉強擋住。徐平對儂存福不熟,一直關注著他那個歷史留名的兒子儂智高。儂智高這一年八歲,是個剛剛懂事的娃娃,要想鬧事怎麼也得再等七八年。
也就是有儂智高這個念想,徐平覺得邕州怎麼也能再平靜十年八年,自己任上是不會出事的,一直沒有對周邊勢力採取過激烈的動作。
不過這兩年,朝廷內外都太平靜了,平靜地令徐平隱隱覺得不安,總感覺自己的如意算盤只怕是打錯了。
離徐平不遠的地方,秀秀坐在小凳子上做著針線,嘴裡輕聲哼著什麼不知名的歌謠。就連秀秀都已經十五歲了,慢慢脫去了身上的孩子氣。
正在這時,秀秀突然輕快地道:“高大哥來了啊,這兩天怎麼不見你,劉小妹姐姐昨天還說想你呢!”
高大全有些尷尬地道:“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淨瞎說!”
見徐平看過來,高大全急忙行禮,把手裡的一份單子遞過來:“官人,這是給金光寺修路的清單,您過一下目。”
徐平接過來,隨便看了兩眼,便交還高大全:“所有的錢數翻上一番,這幾位欽州的信眾都是大財主啊,不要辜負了他們。”
“錢數翻一番?”高大全迷惑不解地問。
“不錯,翻一番。”徐平點頭,“多出來的錢一部分發下去,讓弟兄們喝酒吃肉,剩下的你先存著,作為小金庫,以後也用得著。”
高大全還是有些不明白:“為什麼?修佛寺是做善事,官人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