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 頁)
郎吩咐,我自然不敢推辭。前些日子諒州才打過仗,大宋必然還有兵馬在那裡,我們現在已經進入諒州境內,他們也沒有顧慮,求救兵想來不難!”
此時的諒州,幾天慶祝之後,大隊人馬開始撤離。正是榨糖的季節,蔗糖務裡缺人缺得厲害,兩萬多民夫首先返回,重新投入到農忙中去。鄉兵也陸續離開諒州,返回各地,到了原先集合的地方,才會正式解散。
平伯趕到諒州的時候,徐平也正準備與石全彬返回太平縣,準備送石全彬回京,差一點點就錯過了。
(備註一下:陳公永歸宋歷史記載比較簡略,只是提了一句景祐中率族人六百人歸宋,因為只是後續事件的引子,書裡也就不詳細展開了。)(未完待續。)
第182章 再起風雲
徐平看著眼前的老者,不由就覺得一陣頭疼。他本來以為,諒州這一戰打好了,從此與交趾邊境就再無戰事。只要處理得當,在諒州一帶埋頭髮展上幾年,與憑祥峒和太平縣凝成一個整體,交趾就翻不起浪花來了。
而自己做完這件大事,安心等著卸任就好,這裡的未來自會有新接任的官員處置,自己的未來在京城。卻沒想到諒州是交趾的北大門,這扇大門一旦掌控在大宋的手裡,整個交趾北部的形勢就完全變了。
自五代後期起,交趾脫離中原王朝的掌控,雖然也改朝換代了幾次,但內部的整合並沒有完成。除了從升龍府到長安府這一片精華地區,其他地方還都是土州土縣為主,尤其是富良江以西以北的地區,獨立性特別強。
交趾能夠瞅準時機從中原王朝獨立出來,那它治下的土州土縣在形勢有利的時候,自然也能夠從交趾獨立出來。
陳公永的歸宋只是一個標誌,標誌著交趾北部已經亂了。
徐平覺得頭疼,就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
湯州雖說是與諒州接界,但這一帶不可以與中原地區的州縣比較,州只是一個大致的概念,下面勢力無數,根本不是州府能夠約束的。陳公永從湯州帶族人數千北上,沒有遇到任何阻攔,勢力強只是表面,真正的原因是地方勢力完全不想插手。
陳家族人歸宋對交趾王朝是威脅,對於地方勢力則是機會。他們空出來的土地和勢力範圍要人填補,他們一旦成功就打擊了升龍府的威信,這一切都是地方勢力喜聞樂見的,更何況因為淥州之變他們與升龍府的關係已經緊張。
沉思良久,徐平對譚虎道:“這幾位一路辛苦。你先帶他們下去休息。好酒好菜盡取用,不要怠慢了。”
平伯聽了,急忙道:“上官,我們幾個都是勞碌命,哪裡算得上辛苦?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派兵前去接迎。我們族人數千,一旦被交趾追兵追趕上來,可是天大的禍事!”
“放心,你們來時已經進了諒州境內,交趾人也不敢太過放肆。諒州這裡兵馬眾多,我自然會派人前去,你們不用擔心,下去休息吧。”
平伯聽了徐平的話,將信將疑。不肯離去。
徐平笑道:“你怕我虛言逛你?恁也多心!你們原來都是中原人,我怎麼會袖手旁觀?不說我做不做出這種事,大宋的臉面也丟不起!”
平伯聽了,這才有些放心,知道自己在這裡耽誤徐平的正事,只好帶著跟來的幾個後生隨著譚虎下去了。
看著平伯幾人離去,徐平對桑懌道:“還是要麻煩你去走一趟。”
桑懌想了一會,才道:“我這便就去點齊人馬。不過臨行前要你一句話,如果交趾兵真地追來。打還是不打?”
徐平一怔:“為什麼這麼問?”
“不問清楚我到時如何臨陣處置?到時可與在諒州這裡不同,這裡是交趾人自己來送死,那時可就真是要兩軍交戰了!”
徐平笑著搖搖頭:“你想太多,陳家族人已經進了諒州境內,說起來是我大宋的土地。你只管接住陳家的人,如果交趾人敢在你面前進攻他們。你就只管進攻交趾人就是,一切有我擔著。”
桑懌道:“有你這話,我心裡就有底了。”
說白了,桑懌是個下層武官,這種朝廷大政他怎麼敢做主?徐平此時是邕州的權知州。蔗糖務的提舉,太平軍的軍使,集軍政財大權於一身,才是真正可以做決定的人。惹出天大的事來,別人也只能說徐平一句處置失當,而找不出別的毛病。
桑懌告辭,徐平想了一下把他叫住,對他道:“還有一點要記住,富良江以北,不要過於糾結地方是屬於大宋還是交趾。說穿了這裡前唐時候是安南都護府的地盤,下面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