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莊裡種的糧食只有沿河的幾百畝地,全部收成不足二十萬斤,莊裡現在上上下下加起來也有五十多人了,即使有節餘也不過十萬斤的樣子,全部賣出去也只能得兩三百貫足錢。以現在徐平莊上的收入規模,賣糧食已經沒有意義,全部都存到了倉庫裡。不管哪個時代,土地如果只是用來種糧食,都不會有很好的經濟效益,與種植經濟作物比起來差得遠了。
除了莊裡的收入,莊子的規模也擴大了一些。自從宋老栓和田四海兩家起了房屋把家安在這裡之後,陸陸續續又有六家莊客把家遷來,在徐平莊院旁邊起了宅院。徐平要招攬人口,地基都是免費給他們的,甚至蓋房子的時候,也都是莊客去免費幫忙,莊裡還補助了他們一些糧食。
靜靜聽著徐昌的彙報,徐平的心裡也有一些喜悅。一個繁榮的小村莊在他的手裡正現出雛形,一業興,百業興,再努力經營兩年,徐家莊或許會成為附件著名的富庶地方。
把這些彙報完,徐昌又道:“大郎,你走之前吩咐的,莊裡利用農閒日子抓緊修路築渠。這兩天莊裡到田地的路已經修得差不多了,要種地的地方水渠也都已經修好,其他荒地現在修了也沒用。莊客們商量,從我們莊到白沙鎮上的路也不好走,要不就用年前這段時間整修一遍。不過這路不是我們一個莊上的人走,相關的其他幾莊我找人去說了,他們卻不願意。如果只是我們自己修,莊客要去幹活,莊上也要出糧食農具,成了其他莊子白白受惠,有些不划算,只好等你回來定奪。”
徐平睜開眼睛,對徐昌道:“你先估算一下,如果把路修好,我們莊上要出多少人工,莊裡出的糧食和其他雜物,摺合多少現錢,再報我知道。”
徐昌應了。
自前世而來,徐平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知道路的重要。一過了秋收,他便組織人手修理從莊裡到田地的道路,雖然都是按照前世的鄉間機耕路的標準,並不是公路,更加不是水泥瀝青等硬路面,但也都平整寬闊,要求能夠讓兩輛牛車並排駛過。有了軸承,雖然不是橡膠充氣輪胎,莊裡用的牛車和獨輪車也比從前好用了許多,又有徐平這個機械專業的人指揮,莊裡制的車子絕對是緊湊好用,比原來的車子省力多了。
溝渠是農田的根本,尤其是在這個沒有抽水機械的時代。不過周圍一帶都是沙地,治理溝渠比修路就麻煩多了。這個時代沒有水泥不說,周圍連黃泥都不容易找到,徐平只好用磚和陶片防滲,效果既不好,價錢又昂貴。燒製水泥的方法徐平也還記得,不過一是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再一個此時這裡的自然資源也不合適,原料都要從外地運來,便就暫緩了。
把這些事情交待完,徐昌又道:“大郎這次回來的時間剛剛好,明天莊裡還有一件喜事,恰好能夠趕上。”
徐平一愣,急忙問道:“是哪一家?娶親還是生子?”
徐昌道:“是莊上的呂松,他與白沙鎮上的一個寡婦李四嫂好上了,明天便要娶到莊上來一起過日子。”
徐平點點頭:“這是好事!現在莊上人丁單薄,人越多越熱鬧。對了,莊裡給他起了宅院沒有?就是聘禮,也可以贊助他一些。”
徐昌笑笑:“大郎想得多了,鄉下窮苦人家,哪裡有許多講究。李四嫂又不是第一次出嫁的,明天娶進門來,擺個宴席熱鬧一下也就好了。這也是呂松兩口子的意思,不想大操大辦。”
“不管怎麼說,這是我到莊裡來之後的第一樁喜事,不能太馬虎了,顯得我們莊上小氣。對了,明天把我的馬給呂松騎著去迎親,莊裡再出兩匹好絹給他們兩口做身好衣服。”
一個莊子,最重要的是要有喜慶跡象,給人欣欣向榮的感覺,這樣才能夠招攬莊客前來投靠。此時中原一帶最缺勞力,對於田莊,招攬人力從來都是第一等的大事,花些本錢也是應該的。
徐昌見徐平大方,贊同地說:“大郎這樣想就好。那個李四嫂今年不過二十出頭,十八歲出嫁為人婦,不到一年丈夫就生病去世了。人精明能幹,長得又有幾分姿色,不知多少人家想娶她。呂松能夠得她歡心,也是她聽說了我們莊上這一年好生興旺,大郎待下人又好,才肯嫁到莊裡來。”
其實還有一點,上次抓拿柯五郎一夥盜賊,呂松運氣爆棚,一槍刺死了頭領之一的二哥,從徐平這裡領到了十貫賞錢,手頭寬綽了不少。他又是個仔細過日子的人,便就能起房屋娶媳婦了。
這些平凡的莊客的人生就是這樣,年輕的時候四處打工討生活,遇到一個能夠穩定下來的地方,便就攢錢娶妻成家過日子。浪漫的愛情對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