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門。
到了外面,林文思見了桑懌,急忙問候:“原來桑秀才也在莊裡。曹寶臣太尉回京述職,有個後輩請他到鎮上飲酒,太尉與我有舊,吩咐人來喚我。正好我們一同前去。”
曹寶臣就是曹瑋,此時大宋的第一名將,之前因為得罪了丁謂,被一貶再貶。現在丁謂已倒,朝廷要重新起用了。
桑懌雖然以進士為業,為人卻好氣任俠,聽說要去見這位傳奇名將,且會同桌共飲,自然欣然前往。
徐平已經看見路邊站了一位軍士,牽馬等在那裡,急忙命莊客去牽自己的馬。這是自己這位老師兼丈人的一片苦心,有了機會便要帶著他去見見這個時代的上流人物,搏個出名露臉的機會,以為後計。
這次回來,徐平已經下了決心要應舉當官,不再受一些小官的窩囊氣,以後這種事情會越來越多。
宋朝科舉的第一關是州府的發解試,而參加發解試的資格則要靠保舉。各級官員的保舉特權不等,但最少也要有幾個帶鄉貢身份的保人。此時徐平靠得住的保人有老師林文思,一起合作多時的桑懌,縣主簿郭諮或許也算一個。在下一科開考之前,他還要再結識幾個保人,以獲得參加發解試的資格。好在開封府就這一樣鄉貢名額多,保人並不難找。
當然實在沒辦法了也可花錢買,總有落第舉子用自己的名聲換錢。不過保人要負連帶責任,如果舉薦的是不學無術的人,也會被懲罰的。
徐平騎馬,林文思和桑懌騎驢,隨了曹瑋派來的軍士向白沙鎮行去。
一到鎮裡,遠遠就看見酒鬼亭那裡圍了一大圈人,既有曹瑋帶來的隨身軍士,也有白沙鎮上的居民在那裡圍觀。曹瑋出身將門,久在西北,戰功卓著,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人物。以大宋子民愛熱鬧的天性,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看活人的機會。
分開人群,三人上前見禮。
曹瑋指著身邊的一人道:“我這個後輩一力向我推薦這裡的酒好,說是氣力過人,香醇可口,一定要過來嘗上一嘗。說了幾次,今日有閒,正好林先生也住在左近,便過來同飲一杯。”
林文思道:“太尉客氣。這裡的酒是我這個小婿製出來,確實酒味濃烈,凡是愛酒的,都要誇上幾句。”
徐平知道這是推介自己,急忙上前見禮:“草民徐平,見過太尉!”
徐平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打磨,雖然說不上英俊不凡,也有一股英武之氣。
曹瑋看了點頭道:“令婿真是少年英傑。我聽這位後輩說不但心思靈巧,而且熟於戰陣,連他都曾輸了給你。是也不是?”
徐平早看到曹瑋旁邊的人是趙滋,只是沒想到他還能攀上這棵大樹,連忙回道:“太尉謬讚了。那都是玩耍,怎麼當得真?”
曹瑋笑笑,當著趙滋的面也不好再提這事,只是記在心裡。
眾人落座,曹瑋又道:“我看這亭子上的對聯甚有意思,必是真正愛酒如命的人才寫得出來,字跡也是不凡。不知是出自誰的手筆?”
林文思道:“太尉慧眼!這是宋城石曼卿所書。前幾個月李元伯太尉因為公事路過莊上,喝了這酒覺得有意思,託了他帶了幾壇給曼卿,給酒起了名字,並在亭子上題了這幅對聯。”
曹瑋道:“早就聽聞京城有一位天下第一能喝酒的石曼卿,只是我一向都在外任職,無緣得見,甚是遺憾!既然今日來到這裡,何不請他來一起喝個盡興?也是一樁雅事!”
當下喚過身邊的一個軍士,讓他帶了自己名刺回京城請石延年來。
這一是曹瑋心情好,要湊個熱鬧。最重要是另一點,對石延年有知遇之恩的張知白此時任樞密副使,雖然在宰執中受排擠沒有實權,但到底是大宋朝廷名義上的副軍事首長。曹瑋前幾年受丁謂排擠,在京東地方做幾任知州蹉跎,此時重新被招回,也有心打通這一關節。
政治人物交往總是難免這些小心思,都是人之常情。
徐平吩咐酒鋪裡取了存在這裡的酒頭出來,卻不過只有兩小壇,擺在桌上,不好意思地曹瑋道:“太尉來得不巧,這最上等的好酒只有這麼多了。”
曹瑋看看小壇道:“這酒真有這麼珍貴?”
徐平道:“不敢瞞太尉,一百斤好酒這酒才出一斤,委實不多。”
曹瑋又問身旁的趙滋:“賢侄,你說這酒如何?”
趙滋臉紅了一下,老實答道:“實不相瞞,這酒太貴,我俸祿微薄,喝它不起,從來沒有一滴到嘴裡。”
曹瑋嘆了口氣:“可憐趙都監英年早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