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頁)
易失火的茅草房,這縣衙才從茅草房慢慢改成這個樣子,經過了幾任縣令才建成。”
“原來這樣。”
徐平點頭道,沒想到曹克明還有這項政績。邕州大部分地方還都保持著原始風貌,居民隨便搭個茅草屋便是家,只有離州縣近的地方才有像樣房屋。
幾棵大榕樹幾乎把衙門的院子完全罩住,不見陽光,一進來就覺得涼爽下來。院子裡有石桌石凳,上面還擺得有酒具,哪裡像個衙門,倒像大戶人家的人院。裡面靜靜悄悄的,既沒有公吏,更沒有來告狀的民眾。
徐平左右看看,問身邊的段方:“這裡平常日子就是這樣?縣裡衙門我也見得多了,還從沒見過這麼清靜的。”
段方道:“通判明鑑,本縣戶口稀少,也沒什麼商戶,一年到頭訴訟都沒件,縣裡可不就是這樣。”
黃天彪在一邊大著嗓門喊道:“縣裡屬下幾百戶,親戚連著親戚,誰不認識誰啊!有事自己商量商量就完了,閒得沒事才來告官!”
見徐平看他,急忙拱手:“恕下官無禮。”
徐平搖了搖頭,也不與他一般見識。
宋朝人最喜歡打官司,在歷史上搏了一個宋人好訟的名聲。一是因為司法制度相對完善,再一個商業活躍,商業糾紛也就特別地多,發達的地方官員一年到頭不得清閒。這個偏僻小縣卻沒這些雜事,樂得清閒。
見徐平直往正門裡走,段方道:“通判,屋裡悶熱陰溼,還是不要進去坐了,只在院子裡坐著就好。”
一進了院子,高大全就覺得陣陣涼風吹來,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覺得舒服,自己就像重新活了過來,聽到段方的話急忙附和:“段縣令說得對,官人我們在院子裡坐就好了,何必進去找罪受。”
徐平看了他一眼:“這裡有你說話的份?”
高大全苦著臉拱手:“恕小的無禮。”
這話說完,黃天彪便轉過頭來,不停地打量高大全,把高大全看得心裡直發毛,不知道這個蠻子要做什麼。
黃天彪卻在心裡嘀咕,這個上官的隨從長得與自己一般高大,沒想到連說話都學自己,難不成是個中原來的蠻子?
原來黃天彪帶著族人一直在山裡生活,逍遙自在當個土皇帝,長大之後羨慕山外漢人的日子,納土歸順,做了個縣尉,也算個朝廷命官。可官是當上了,官場禮儀卻一竅不通,甚至連普通漢人的禮儀也弄不明白,鬧出了不少笑話。時間長了,他就形成一個習慣,只要與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說話,說完之後就要加上一句“請恕下官無禮”,據說加這一句無禮便就變成有禮了。
徐平也不想到屋子裡悶著受罪,從善如流,帶人在石凳上坐了下來。
眾人坐下,一個差役送茶上來,卻不像中原流行的點茶,拿了個大陶壺直接沖泡碗裡的茶葉。
徐平好奇地盯著差役動作,口中道:“原來你們這裡是泡茶的。”
段方急忙道:“是下官想的不周,通判恕罪。這裡地方偏遠,哪裡有人來這裡賣團茶?都是喝散茶,望通判原諒我們小地方。”
黃天彪的大嗓門又響起來:“喝個茶解渴,誰耐煩點啊抹的!還是這散茶泡著喝過癮,一大碗下去,解渴又飽肚!再說這茶是小衙內特別製出來的,比其他地方的味道不知好到哪裡去!”
見徐平扭頭,急忙加一句:“恕下官無禮!”
徐平笑著搖了搖頭,問他:“你們這個地方還產茶嗎?”
“那當然,山裡面大茶樹到處都是!我們蠻人不會蒸茶罷了,都是晾乾了直接泡水喝,味道雖然差點,喝起來過癮!”
“恕下官無禮!”
徐平見黃天彪動不動一本正經地來上這麼一句,哭笑不得,轉頭問段方:“段縣令,這周圍的山裡真地產茶?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周圍群山環繞,野生茶樹不知有多少,不過土人不懂製法,只能任由這些茶樹長在那裡。犬子只是聽人說起,胡亂做了自己喝,不能跟正經茶比。”
徐平點點頭:“有茶樹就好,你們不懂製法,我懂啊!王漕使說過,我們邕州不榷茶,如果開起茶場,一大筆進項啊。”
“原來上官還懂製茶?”
黃金彪看著徐平,驚訝得連讓上官恕罪都忘了說。這就是進士啊,比段縣令這個考不上的不知強到哪裡去,什麼都會啊!
徐平笑笑:“這個世界上比我明白的還真不多!黃縣尉,我看你在縣裡也沒什麼事,過些日子帶幾個人進山裡走一遭,看看有多少茶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