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探討。
一見面,大家就直率的提出了問題。面對提問,我們首先鄭重說明,我們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是一黨制,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我們除了同大家談談報刊雜誌上的道理外,重點就國情是政黨制度的基礎談了以下認識:
中國必須黨領導(2)
政黨的出現,適應了階級、階層和利益集團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是階級、階層和利益集團為維護其利益而鬥爭的政治組織。比如說,手工業者就是一個利益集團,如果搞多黨制的話,他們就可以成立一個組織,為自己爭取利益。西方國家現代意義上的政黨制度,是社會發展到資產階級革命階段後才出現的。為什麼西方現行的多黨制度在封建社會沒有出現呢?主要是因為那時的階級、階層關係比較複雜。就像《共產黨宣言》中講的那樣: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被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由各種社會地位構成的多級的階梯。在中世紀,有封建領主、陪臣、行會、業主、師傅、幫工、奴婢,而且幾乎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如封建主階級,有皇帝、貴族中的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第及靠仕途和戰功上來的官吏與騎士等。在農民階級中,有地主、自由民(小生產者)、佃農、農奴、奴婢,中間又橫向穿插著宗教、宗族勢力等等。整個社會有這麼多的階級和階層,而且各個階級和階層所代表的勢力大體相當,在這種情況下搞多黨制,誰也領導不了誰,誰也說服不了誰,當政治手段不能解決相互間的利益衝突時,必然兵戎相見,天下大亂。所以,中世紀的西方各主要國家,沒有一個搞現在這種多黨制的。
資產階級革命不僅使生產力有了極大的發展,也以摧枯拉朽之勢對過去複雜的階級、階層關係進行了盪滌。對此,《共產黨宣言》中有段非常精彩的概括: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統治的地方把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酋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任何聯絡了。它把宗教的虔誠、騎士的熱忱、小市民的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激發,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它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僱的僱傭勞動者。資產階級發展到一定程度,封建社會制度便成為其發展的桎梏,資產階級鬥爭的矛頭很快對準了封建統治階級。它以“自由、平等、博愛”和“天賦人權”等口號為旗幟,宣揚誰有錢、誰能發展生產誰執政,聯合農民階級推翻了封建主,在國家奪得了獨佔的政治統治,皇帝被送上了斷頭臺,貴族、騎士、士大夫階層也隨之一掃而光。資產階級的工業革命促使蒸汽機、紡織機等各種機械製造業發展後,首先摧垮的是手工業者,經過無數次的“大魚吃小魚式”的競爭,一個個手工業作坊破產,原來的手工業者要麼成為資產階級,要麼淪為工人——無產階級。手工業主這個階層不復存在,行會中的把頭、師傅、幫工這些不同等第的群體也一起蕩然無存。資本家為了進行原始積累,把觸角伸向農村。因為種田不如搞工業合算,種糧不如養羊賣毛線合算,在“羊吃人”的過程中,大批農民或破產或因種田不如做工合算而流入城市,成為工人——無產階級,少數地主要麼淪為無產階級,要麼成為資產階級,農民階級不存在了,附在其上的地主、宗族、宗法勢力等也蕩然無存。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們只認錢,誰有錢就給誰幹,老子和兒子的賬目都要算得清清楚楚,族長的話誰還聽?經過這樣反覆的鬥爭、較量和盪滌,整個社會的階級關係只剩下了兩個:一個是有錢、有資產的,開工廠辦公司的資產階級;一個是沒有錢、沒有資產的,靠做工和給別人做事謀生的無產階級。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多黨制才鞏固了下來。後來,經羅斯福等西方領導人倡導實施新政,資本主義進行改良,中產階級的比例逐步增加,政黨制度進一步鞏固。因為在資產階級佔統治地位的情況下,不管有多少個政黨,都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儘管不同財富成員特別是不同的財團之間也存在矛盾,但不是你死我活的階級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階級矛盾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當無產階級的鬥爭沒有威脅到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時,資產階級透過幾個政黨的競爭制約,協調財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