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己去櫃子裡取了瓜子去廚房。炒瓜子其實也很快,一般慢火半個小時左右就好了。等她炒完回來的時候,那一斤餅乾和飲料都還沒動過。
“阿藜,你炒完了?來,這個你拿著。”蘇鳳見她回來了,連忙接過她手上炒好的瓜子,遞給她五十塊錢。蘇燕見狀,也拿出了五十塊要給阿藜。
“姐,我都這麼大了,哪裡還興要壓歲錢的,而且你還給我買了衣服了。”阿藜知道姐姐們賺錢都不容易,自然不肯要。
“我讓你拿著你就拿著,你讀書的錢現在我還幫不上,這五十也不多,你拿著買點自己想買的東西。”蘇鳳見妹妹不要,硬是把錢塞到了阿藜的褲兜裡,蘇燕自然也照做了。
“你姐要給你,你就拿著,反正我們是不給了!”蘇媽笑道。
蘇茨藜心想,自己活了這麼多年,居然要兩個不到二十的姐姐給自己錢,真是慚愧啊。不過她一直很敬重兩個姐姐,自然也不好拂了她們的心意。
“爸、媽,吃餅乾。我去拿杯子來倒飲料。”阿藜看著絲毫未動和餅乾和飲料,還有自己兜裡的一百塊錢,頓時有些說不出話來。
什麼是家人,這就是了。
“呀,今天還沒燒水洗腳呢。”蘇媽本來看小品看得正開心,忽然想起還有這件事沒幹。這年三十洗腳也是很有講究的,一家人都在一個大盆裡洗。而且,洗腳的位置不能高過膝蓋,如果高過膝蓋了,那麼這一年中,你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主人家都是已經吃過飯了;但是也不能只洗到腳踝,那樣的話,你去做客的時候主人家都還沒開火呢。
阿藜想起小的時候自己對此深信不疑,每年洗腳都要仔細看著的樣子,忍不出笑了出來。
零點鐘聲敲響的時候,主持人宣佈了2005年的到來。不過此時蘇茨藜家的電視機前卻是空無一人。
因為,她們都搶金水,銀水去了。
村裡很多年前就流行著搶金水、銀水的習俗。金水就是新年從村子水井裡的打出第一挑水,銀水自然就是第二挑了。傳說搶到金水、銀水就會一年都很有福氣,搶回來的一挑金水初一用來洗臉或是煮飯,用過後都不能直接倒掉,一般都是用一個大桶收集起來,等到初二再用來餵豬,餵雞鴨,這樣家裡的牲畜也都能健健康康的。一般吃過年夜飯後,每家都會備好香燭紙錢和鞭炮,就等著十二點的鐘聲敲響,然後放完鞭炮打水。阿藜家因為水井就在旁邊,已經搶了好多年的金水了。今年她們自然也早早的去了,蘇燕負責打電筒給幾個人照明,蘇媽負責看時間,阿藜負責點燃香燭紙錢,蘇爸負責鞭炮(要先放鞭炮才能搶水,沒放鞭炮不算的),蘇鳳自然就是負責挑水了。這個時候水井旁已經有好幾戶人家在做準備了,只等十二點一到就放鞭炮開搶。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蘇媽手上的表指向十二點,有兩家的炮仗就一起先響了,然後別的幾家也陸陸續續的響了。蘇鳳聽到第一聲響也不看,趕緊把水桶放到水井裡打了一桶水上來。待打完之後一問,蘇爸確實是第一個放的鞭炮,蘇鳳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挑著水回去了。路上正遇到挑著水桶的錢氏和蘇五,錢氏一看她們把水都挑回來了,急忙往水井跑去,等她到的時候,連前十都沒排上。
搶完金水,阿藜一家人才睡覺去了。
大年初一蘇家人都起得很晚。
初一的禁忌很多,不能天亮起床,不能催人起床,不能開抽屜,櫃子等,不能掃地,不能洗衣服,不能吵架,不能打破東西,不能撥火,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哭,女孩子去別人家不能進大門,只能在院壩裡等等,每年蘇媽都要跟三姐妹唸叨一遍。
早上照例是要做湯圓祭祖先的,蘇媽做的都是豆沙湯圓,用紅糖加上甜酒(醪糟)煮了,光是看著就讓人流口水。阿藜因為不喜歡甜食,一般只能吃兩三個,不過湯她倒是喝了好幾碗,還吃了很多醪糟。
吃飽喝足之後就是走親訪友,以前初二的時候阿藜三姐妹還會跟蘇媽一起去外婆家,後來外婆過世了,這兩年也就沒去了。蘇爸、蘇媽都去看村裡人打牌去了,每年這個時候村裡總會聚集起很多人打牌,當然也有賭博的,不過阿藜她們家人從來不沾。
蘇鳳現在已經用上了手機,也被以前的同學叫出玩了。蘇燕則是跟蘇大姐家的小香約好要去遠處的趙家渡看風景順便撿些鵝卵石,臨走還問了阿藜要不要去,她覺得沒意思就回絕了。
“早知道就跟二姐出去了。”阿藜無奈道,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真是無聊,去別人家又進不了門。她忽然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