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2 頁)
武林一絕,倘若金碧漪初次和他交手,恐怕這見面一招,她就要應付不來。但好在日前孟華,她已經與諸青崖鬥過一場,回來之後,二人仔細琢磨,已經大致懂得他這種打法的奧妙。雖然金碧漪還是敵不過他,似卻不至於立即給他制伏了。
但這一招是諸青崖的救命絕招,卻也端的非同小可,只聽得“當”的一聲,刀劍相交,迸出火花。金碧漪本已是劍走輕靈,避實就虛了的,但還是給他的厚背斫山刀磕著劍鋒,虎口發熱,青鋼劍幾乎掌握不牢。
諸青崖一個盤龍繞步,正要續施殺手,說時遲,那時快,孟華亦已裂帳而出,劍隨身走,徑刺他的後心。
雙劍迅即合壁,諸青崖本領再強,亦難逃脫了。
此時帳外人聲鼎沸,崔寶山的親兵已是紛紛奔來。
一來是孟華二人雙劍合壁,已經懂得應付諸青崖的獨特打法;二來諸青崖知道大勢已去,連崔寶山也已“反叛”了,饒他如何力持鎮定,也是難免意亂心慌。
不過數招,只聽得同時“嗤、嗤”兩聲輕響,孟華一劍穿過了諸青崖左肩的琵琶骨,金碧漪也是一劍穿過了他右肩的琵琶骨。
兩邊琵琶骨都被刺穿,多好的武功,亦已廢了。
孟華一把揪住諸青崖,喝道:“公事不必和你談了,如今我只問你,你把我的弟弟藏在哪兒,趕快將他交出,我還可以為你說情,饒你一命。”
諸青崖冷笑道:“莫說我不知道,知道也不會告訴你!”冷笑聲中,鮮血汩汩的從嘴角流出。說完便即倒地身亡。原來他自知武功已廢,生不如死,是以趁著還能運最後一口真氣的時候,自斷經脈而亡。
此時一眾將官亦已紛紛趕到,見此情狀,無不駭然,爭相問道:“大帥,這是怎麼一回事?”
崔寶山心意已決,倒是鎮定非常了,緩緩答道:“沒什麼,只是我不想把這場仗再打下去了。你們意見如何?”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眾將官的問答當然也理一致的。“唯大帥馬首是瞻。”
喜氣洋溢草原,歌聲響徹四方。戰爭結束帶來的歡樂,比“刁羊大會”還更熱鬧。參加慶祝的人群也包括了崔寶山手下這五萬業已解甲的軍。
但美中不足的是,孟華還沒找到他的弟弟。孟華起初以為那個捉了他弟弟的軍官是諸青崖,但崔寶山和崔一倫都說不知道這件事情。按情理而論,假如真是諸青崖把楊炎捉回車中,無論如何,他是不能瞞過這兩個人的。
戰爭結束之後,崔寶山也曾幫忙他查問遍所部官兵,依然查不到楊炎的下蔣。
回疆的戰爭已經結束,孟元超自是不能因私事逗留,必須和參戰的義軍重返柴達木了。
孟華請求父親,讓他和金碧漪留下,繼續找尋弟弟。
冷冰兒的傷雖然並無性命之憂,但也須返回天山調治,方能恢復武功。
孟元超考慮了兒子的請求。終於答應了他。囑咐他先把冷冰兒送回天山,然後找尋弟弟。並且把找尋段劍青的任務也交託與他。
可是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三年也過去了。
孟華還是找不著他的弟弟,也找不著段劍青。
他和金碧漪踏遍了莽莽草原,皚皚雪峰。雖然找不著弟弟,卻在回疆各地幹了許多行俠仗義的事。
他門的行蹤飄忽,草原上的牧民把他們比做牧野流星,雖然是一閃即過,卻帶來了光亮。
正是:
大地忍令劫火,風霜歷盡訂三生。少年豪氣任縱橫。
折戟消兵歌牧野,沉沙洗甲看流星。難忘最是弟兄情。
全書完,請續看《彈指驚雷》)
更多精彩,更多好書,盡在霸氣 書庫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